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高难度谈话》书中原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希望和某人长时间地和谐共处,有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做出让步,在对方与自己的偏好间找到一个折中点,以此作为维系两人关系的平衡点。”
联系个人体验:
今天,刷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女孩,一开始穿着精致,画着浓妆,打扮得很高贵典雅,骄傲地像个公主。
她进入了一个化妆品店买口红,选了一个喜欢的色号,但是只 拍了张照片并没有买下来。
售货员问她为什么不买?她回答说:“我只要把照片一发朋友圈,一堆追求我我的人会抢着买来送给我。”
几天后,女孩拿着别人送她的四只名贵口红,退给了售货员,转而买了一只廉价的口红,却不是她喜欢的色号。
售货员问她为什么不留住这四只她喜欢的色号的口红,她说:“他不喜欢,他喜欢我打扮的素雅一点。”
又过了一年,女孩又进了店里,说自己只想买一个润唇膏,售货员见女孩已经不再化妆打扮了,她说:“我结婚了,他工资不高,我能为他省就省点吧。”
又过了两年,女孩穿着很朴素随意,挎着个菜篮,刚买完菜进入了店里,她脸上的皮肤已经很粗糙了,没有化任何妆,对售货员说:“我买个护手霜。”
她选了一款最便宜的护手霜,售货员让她把婚戒摘下来好涂护手霜,她却拒绝了,说:“这个婚戒只是圈住了我的手,又不影响其它?”
售货员说:“婚戒只是圈住了你的手指,又不是圈住了你的人生。”
短短几分钟,把女人的一生演绎的淋漓尽致。不禁让人思考:“所以,爱情带给了这个女孩什么?”
是啊,一场婚姻让女孩彻底放弃了原本的自我,过上了比原来差太多的人生。
有个高赞评论是:“如果婚姻拉低了你的生活水平,那你还嫁吗?”
我想起自己同事教育她女儿的,让她以后一定要靠近爱自己的人,她自己就是个很幸福的人,因为她老公很爱她,每天下班都会开车来接她,我坐过她的顺风车,一路上她和老公谈笑风生,有聊不完的话题。
她让女儿以后选择爱自己的人,可能就是为了女儿不要在婚姻中委屈求全,为对方把自己改变得面目全非,活得很憋屈吧?
有个鸡汤文案是这么说的:“和一个人相处,最好的状态就是你什么也不用改变,对方就很爱你。”当然,这种状态除非对方是个恋爱脑,爱你爱到骨子里的那种,否则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今天,是我和先生16周年纪念日,我们认识时间长达19年之久。回想起来,我们一个来自南方,一个来自北方,差异还是不少的。
我们互相也为对方做出了一些让步,通过不断磨合,关系才变得越来越和谐融洽起来。
比如饮食方面,他很喜欢吃饺子,我不喜欢吃饺子,喜欢吃辣,吃火锅和川菜,我们几乎每次出去吃饭他都将就我,大部分时间都吃的川菜或者火锅,家里几乎没怎么出现过饺子。
比如兴趣爱好方面,他喜欢学习外语,而我则喜欢写作,于是我们互相尊重对方的爱好,他平时在他书桌上学习他的外语,我读我的书写我的文章,互不干扰,互不强迫对方喜欢自己的兴趣爱好。
比如生活习惯方面,他喜欢做完饭后厨房就像战场一样,锅碗瓢盆随处摆放,水果蔬菜皮都放在水槽里,我也不恼不怒,因为我恰好比较喜欢收拾整理,每次等他们吃完饭都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偶尔有几次偷懒。
他奉行极简主义,很少买东西,而我喜欢买东西把家里布置得漂漂亮亮,不过,我现在也开始受他影响变得勤俭节约起来了,也开展记录每日开支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
我倒没有像视频里的女孩一样,因为结婚降低了生活品质,反倒觉得婚姻虽然有时候会有争吵,有一些不开心,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很幸福快乐的,因为有了先生和孩子,我感觉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两个人爱我。
就像儿子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两个陌生的人因为缘分相知相识和相恋,再到结婚生子,确实是很不容易。
婚姻中的两个人又因为出生的原生家庭和生长环境不同,会在性格和行为习惯上有所差异,但如果这种差异确实是不好的行为习惯,那不妨改善一下;如果是恰好影响到别人的,不妨相互都做出一下让步,求同存异让彼此关系更和谐长久些。
采取措施:
承认彼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对方和自己偏好之间找一个折中点,促进关系平衡和谐发展。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