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牛情未了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19-10-11 22:57 被阅读0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54: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写案例分析,学教学技巧。

    开场警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舍昼夜啊!

    教学《牛郎织女》,各环节都有新的收获。

    在抓关键词句读书阶段。学生找到了各段中心句,因为考试题型的缘故,鼓励学生给每一部分加个题目。学生由片面逐渐说的全面的过程,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热情的鼓励,才能让学生大胆的去尝试。王浩亮上课时,常常面带笑容,比较机灵,常常有一些新的创意。他这个部分用两句诗做题目。朱星语比较有有天分,编了一首歌,唱了出来,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曹海福带着坏笑,编了一首歪诗,虽然滑稽,倒也能概括文章内容。李瑾昊也写了几句诗。

    抓住关键词句读课文的环节,读完以后,让学生谈对文章的理解,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编一首诗,编一首歌,加一个题目。比概括段意的提法要有趣的多了。我听学生们的这种创造,能看出他们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的比较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啊!下课了,王浩亮,还满怀期待的问我下午什么时候再上语文。再一次见我的时候又告诉我,他又编了几首诗,我鼓励他上课给他机会展示!

    抓关键词句读课文,方法是有效的,精彩的在于最后的展示。

    进入到朗读课文训练环节。

    课前三分钟,学生在朗诵古诗,谈不上进入情景。细想一想,拿到一篇课文,或诗歌,是无法一下子读的有感情的,一定要经过正确、流利和有感情三个阶段。因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之前,需要一个思考判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所以朗读课文系统,是一种非常巧妙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朗读的结果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个思考判断的过程。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只能先读正确,然后再读流利,最后经过思考,去寻找文章的中心和感情状态,抓住关键词,然后才能读得有感情。在读正确读流利的阶段,在思考的阶段,就是普通的念书,普通的连词成句,普通的思考,没有那种澎湃激昂的感情,只有到了最后这种感情才被展示出来。

    对于学生是这样,对于老师也是这样。我想,没有哪一个老师,拿到一篇生课文,第一遍就读的有感情,必须要经历一个读的过程。即使再高明的文学家,再高明的诗人,给他一篇他没有见过的课文,他也绝不可能一下子读出感情。只不过训练有素的人,发掘感情的速度会快一些。

    文学家尚且如此,有什么理由要求小学生一下子就读得很好呢?朗读训练的价值,就在那一个慢悠悠的过程中。把字音读正确,把词语读连贯,把句子读流利,这都需要一遍一遍的练习。进入到关注感情阶段,首先要思考段落的中心和感情,然后要一句句的寻找关键词语,最后才能读得有感情。

    寻找寄托感情的关键词语,一定要精准。一个句子,一定有一个最能寄托作者感情的词语。准确找到这个词语的过程,是一个辨析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体验作者和人物感情的过程。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让学生去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思考也是朗读的重要一环,朗读绝不是从头到尾憨读。朗读课文的能力系统,是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最终目的,包含了速读训练、抓关键词句训练、字词句读通顺读流利的的训练、思考辨析的训练,这些在朗读的带领下,组成一套理解课文的能力系统。

    朗读训练要选择一篇课文中最美的段落练。我选的是这一段:“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他经常一把蒲扇不离手,把牛身上成群乱转的牛牤都赶走。他把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住在里面,牛舒服,他自己也舒服。”

    带领学生抓住“周到”去体会语句。在抓关键词的时候,有几句学生对关键词在哪里有争议,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了辨析。“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有些学生抓住“没有”做关键词,实质上应该是“一点儿”。引导学生辨析没有和一点儿,那个对表达周到更重要。还有一句:“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有的学生抓的是树林里,有的学生抓的是休息。就要辨析到底是哪个更准确,最后认为是树林里。每一句话的关键词只有一个,一定是准确的,不能认为,只要找的有理由都对。还有一句:“夏天,他经常一把蒲扇不离手,把牛身上成群乱转的牛牤都赶走。”有的找的是赶走,有的找的是牛牤,有的找的是成群乱转。到底哪个正确的?学生在说理由,辨析的过程中,虽然没有要求学生理解词语,但是他必须要准确理解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去辨析不同的情景,但学生一定要去准确的生动的想象这三个词他们侧重的不同情境。这就是朗读训练的魅力,很巧妙地把语感训练带到了较高的层次。虽然话语不多,但学生已经心灵神会,而且能够陶醉其中了。

    看似简单的辨析试读,却让学生对牛郎对牛的那种关心,认识上上了一个层次。

    由此荡开一笔,谈到神话故事,虽然神奇荒诞,但却感人至深。神话故事以神话为游戏,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人间的至真感情。正因为如此,神话才能千年流传不衰。因为有了有感情朗读的深刻体验,学生很容易理解到这一点,并产生共鸣,由人与牛的感情,想象到人与人的多种感情!这是一种感情的共鸣,他的原点在于有感情的朗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字词句的积累。学生今天读了这一段,辨析了五六个句子的关键词,这是新的,速度较慢。学生在其他地方再碰到类似的句子词语,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速度会加快。当他第3次第4次,第5次碰见,类似情况时,那就变成了已有的能力,变成了旧的,速度自然会快很多。语感的积累就是这样,靠着大脑的默默的迁移规律,慢慢的完成的。每一次的朗读训练,都是学生语文字词句量积累的达标道路上的坚实一步。当学生的积累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他拿起一篇生文章,不需要老师的指导,不需要同学的商议,变成自如的完成朗读了。

    所有的能力的形成,都是如此。能力的积累如同深深的河槽,河槽中上万亿年的冲涮淤积都清清楚楚地被记录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名言说的大抵都是这个意思。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受不了积累的缓慢,耐不住积累的寂寞,喜欢找一些神奇的立竿见影的方法,被一些虚假的训练所迷惑。当这种没有底层的楼房盖不下去的时候,它一定会在瞬间轰然倒塌,地上留下一堆垃圾。

    有感情的朗读,里面有感情的陶冶,有生命的共鸣,有价值的构建,有思维的飞跃,有语感的积累。但它的外形就是那么质朴,无非就是读正确、读流利、抓住关键词,在有争议处辨析几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牛情未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hf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