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学长姐和赵冰老师给出的明确意见:
1.碎动作比较多,喜欢乱动,姿态不是很好;
2.文稿技巧使用较多,但没有激发人们对书籍本身的兴趣;
3.时间并没有达到要求,文稿可以继续扩充;
4.不要使用“大家都知道”,会冒犯到不知道的人;
5.语气和状态有点平,基本功需要训练。
然后回看自己的讲书演讲视频的复盘:
1.站姿过于随意,且喜欢小碎步游走。手势比较多,尤其部分垂手的姿态不是很精神。为了防止自己紧张把手背到身后,我的选择是把两只手都放在胸前,但不拿话筒的那一只手就需要去关照一下。
不自信、太随意、太刻意都不可以,需要带着觉知改善。
2.还是卡壳的现象出现,并没有准备到最好的程度,而且我在需要回想文稿的时候,会有短暂但其实挺明显的翻白眼(回想)的状态。其中有一句话讲了两个“但是”,体验不是很好。
准备和打磨遵循四个环节:对墙练(按照口语磨稿)→对镜子练→对手机练(上帝视角回看)→对活人练(尽可能接近现场情况,并且被挑错)。
要尽可能把问题暴露在上台前,从不能完整串下来,到顺畅的过下来就是最后两次彩排的成果,以后要尽早去完成准备打磨的四个环节。
3.语音语调语速以及笑容,都需要进行训练。另外可以考虑准备两个结尾版本,并且严格按照时长对应的文字数量准备文稿。文稿内容上,除了追求“告知新见”,一定要站在听众的维度去打磨,让大家对你讲的内容,对你介绍的书籍能感兴趣。
最后,回看自己的演讲视频是个羞耻的感觉,要在日常中,主动的录音、录像,不只是演讲,学习英语、每日复盘,都可以录音、录像,然后在跑步的时候就可以回听梳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