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丨小咸调位与家长沟通
上学期小咸同学的爸爸妈妈轮番给我打电话,要求我把小咸的座位调到前面去。
我并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只是我们的座位轮番调换,风水轮流转,不可能保障小咸同学一直坐在前面,她总有轮到后排的时候。更何况,小咸同学坐在那里,和周围的同学友好往来,谈笑自如,没有什么不适。
只不过小咸爸妈不吃这一套,早晚打电话要求调位,我做出的解释完全不起作用,于是我用平静的语气坚定地告诉小咸爸妈:我的班级我说了算,其他人不能随意左右调座位这件事。
我本以为事情会告一段落,没想到小咸爸妈直接找了学校一位主任——他本家亲戚。
这位主任通情达理,在我做出解释后表示理解。
只可惜事情并没有停息,小咸爸爸更加气愤,在微信上给我发了几句不尊重人的语音。碰巧隔天早上我在餐厅遇见这位主任,于是我把语音外放给这位主任听,这位主任听了很不好意思,表示他再给亲戚沟通一下,我只能无奈笑笑。
事后我也有反思过自己哪里有做的不妥之处,但是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以及心态。
直到看到《高手教师》这本书。
魏智渊老师在书中讲到,一个真正有反思精神的老师首先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家长对我有意见为什么不跟我说,而是去跟校长反映呢?
注意这应该成为关键反思。
任何一个成熟的职业人或者说一个成熟的人都不会要别人反思,而会自己反思。这无关是非,而是一种立场。身为老师,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的诚意。在与家长的反复互动中不断地让家长愿意跟我们沟通,愿意越来越多地表达真实的感受。毕竟重要的不是语言,而是老师的反应。
无数有建设性的反应才塑造了良好的关系。因此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就各项工作征集家长意见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家长的意见是一个重要参照,可以帮助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教学。这种调整并不会丧失你的主体性和专业性,恰恰相反,主体性专业性越强的老师越倾向倾听与对话。唯有自身不够强大,才会倾向于自我保护。
另外,老师要防止只跟少数家长互动,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甚至有计划地跟所有家长互动,另一方面也要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其他家长看到我们是怎么跟家长互动的。
因此,无论面对什么人,面对什么处境,面对什么抉择,始终要问自己的是:怎样的反应或选择有利于我积累经验、打赢这场战争。
我们会发现绝不是退缩或抱怨,而是尽一切努力去强大自身获取资源和机会。成熟的反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辩解,努力地搞清楚问题究竟在哪,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的是家校关系中有效率的高品质的接触,那么教师就应该居于主导地位,领导学生,领导家庭,建立起一个更好的共同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