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角度看,人所有的活动其实是大脑的外延,对大脑有点认识的话,你会发现你躯体的感觉和运动在大脑中都有对应的区域。我这里想说的是,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大脑,你的所有认知都存在偏差。
为什么认识会存在偏差呢?
人在学会区分“我”与“非我”之前,大脑的主要活动就是认识事物并积累概念。如果说,逻辑是人内在与生俱来的,是人认识世界的第一要素,比如因果律,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等,那么概念是这些逻辑运用的必要前提,没有概念,逻辑毫无用处。
概念哪里来呢?概念来自于个体对世界的探索,除了基本名词之外,还包括教育,成长环境,有意义的或重大的突发事件,情感理解等等,这些渐渐构成个体对这个世界的概念集。例如,一个成长在艰苦环境的个体他可能会将世界的很多事情解析成负面的;一个成长在优沃环境的孩子可能会乐观地简化生活中的人情世故。
正因为此,当一个人的认知和性格逐渐固定,他开始以先前所累积的概念,运用内在的逻辑来进行推演,形成自己对周遭世界的认识,由于个体成长的独特性,偏差就此产生。
偏差的产生是无可避免的,只是很多时候偏差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困扰,可能仅仅是小误会或摩擦,无关痛痒。但偏差背后隐藏的另一个问题是思维固化——认为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人应该是怎样的。这种简单的模式化很方便我们去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也省去很多精力。我们偶尔听到有人说,人一旦老了,就懒得去用心了解一个人了,人还不是都那样。是啊,人变得越来越一样,越来越没趣。
追求物质的世界方便快捷,又能容易反馈给自己的欲望,而面对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思维那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特点,会让很多人望而生怯——何必去涉及这个可能会颠覆认知的新世界呢。这个新世界,在他生活的世界里大脑所积累的概念中几乎找不到对应的新概念。如果有人告诉他,存在一个世界,那里不是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存在,那小心他会将你逐出他的世界。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知,每个世界也绝不可能一模一样,偏差是人性的一部分。只要你对自我越关注,那你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区别就更大,相反,你的世界越不以自我为中心,能容纳更多的层面——物质,精神,灵魂——那么你的偏差就越小,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包容。
真正的勇士并不是一味将自己的围墙垒得越来越高,而是敢于推倒重新构建自己的世界,但勇士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必定要承受思想的重负,若不经思索便一概承受,这样构建出来的世界也注定经不起考验,一个小小的自我怀疑可能就把自己打回原形。
或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消弭认知的偏差,但如果在任何事情前面都冠上一个前提——可能我还了解得不透彻——那就可以避免自己在看法上变得固执不容沟通,能够达到这点,就足以让我们时时保持探索真理的心,而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潜移默化,我们会变得更加包容,世界也变得更加宽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