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哲思
《孟子》感言集之142: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孟子》感言集之142: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18-10-13 21:34 被阅读71次
《孟子》感言集之142: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有“关于是否用好一点棺木安葬过世的父母?”孟子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认为,只要有条件,只要符合礼制规定,就应该为过世的父母提供最好的棺木,这不是奢侈,这更不是浪费,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父母的孝顺,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在为是否用好一点棺木还是差一点棺木在算计的时候,其实就是内心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所谓“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就是指一个没有感恩之心没有孝顺之心的人,其实是不配做一个孝子,更谈不上做一个君子。

原文如下: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大意是:

        孟子从齐国回到鲁国安葬母亲,丧礼结束然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他的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的事。当时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来请教。现在我想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请教老师:棺木似乎太好了一点吧!”

      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材用木的尺寸没有规定;中古时规定棺木厚七寸,椁木以与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从天子到老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要这样才能尽到孝心。为礼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这样也不能够称心;没有钱就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这样也不能够称心。既为礼制所允许,又有财力,古人都会这么做,我又怎么不可以呢?况且,这样做不过是为了不让泥土沾上死者的尸体,难道孝子之心就不可以有这样一点满足吗?我听说过:君子不因为天下大事而俭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

个人看法:

        孟子在齐国做客卿,母亲随行,中途病故,虽然孟子出生在邹国,但还是将母亲送回鲁国安葬,自己亲自勘查地形,找地安葬,委托学生充虞负责监制棺木,由于受到礼制的约束,所以孟子就在棺木的厚度上下功夫,上最好的漆,这样将棺木埋入土中,棺木坚实久远耐用,确保基本遗体腐烂,也不至于让泥土沾上,当时孟子还在操办丧礼,每天毕恭毕敬已尽孝子之道,整个工作节奏繁忙紧凑,充虞觉得这个棺木都是上层木料,好奢侈,觉得有必要这样铺张吗?心理有疑问。于是等整个丧礼彻底结束,孟子继续返回齐国开始上班了,充虞才把他心中的疑惑告诉孟子。

      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者,一代大儒,对于周礼是非常清楚的,在葬礼仪式上,不同级别的人所享受的待遇都有严格要求的,天子有天子的礼,诸侯有诸侯的礼,大夫有大夫的礼,士有士的礼,普通平民有普通平民的礼。孟子作为齐国的客卿,已经由士升级为大夫,也就是读书人升级为大夫,所以他可以按照大夫的礼制安葬母亲。孟子葬母也遭时人非议过。如鲁平公就质疑“孟子之后丧逾前丧”,不合礼制。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为老师辩解:“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鲁平公进而质疑“棺椁衣衾之美也”,乐正子解释说:“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作为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孟子的成长,可谓想尽办法,呕心沥血,为了让孩子成才成人,典型的搬家都超过三次,目的是希望孟子从小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孟子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的老师是曾子,曾子的老师是孔子,而曾子在《论语》中就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礼,祭之以礼”,同时曾子还写有《孝经》,还教育出孔夫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将儒家的真传给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学派,以至于对了后来的阳明心学影响很大。所以,孟母去世安葬,孟子作为孝子必定恭恭敬敬地尽最大的心把祭祀仪式安排好,尽最大的心提供最好的棺木,其本质不是大操大办,而是处于孝子对父母的感恩怀念,以尽最后孝心。孟子对父母的行为对后世儒家文人影响很大。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42: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2018-10-13于上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感言集之142: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ja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