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观,人们普遍的解释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人对人生、世界的基本看法和处世逻辑,也衡量着人与人之间的契合程度,没什么比“三观不合”更易懂的散伙方式,也没什么比“三观相符”更让人兴奋和幸福的灵魂奔赴。随着年龄增长,褪去青涩,人们变得智慧而清醒,成熟而稳重,人生追求的排序也自然发生了变化。新三观,走进了大多数中流砥柱的认知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是年龄观,是心若不老,岁月无伤。不管几岁,都别被年龄“框”住自己,要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让生活充满热情,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49岁北漂,80岁登上国际时装周的王德顺大爷说:“真好,我才80岁,如今我仍在不断追求自我。”76岁学画画,93岁登上《时代周刊》的摩西奶奶也有句名言:“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真正高级的年龄观,是无论多少岁,都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事物保持好奇,永远不乏从头开始的勇气。
第二、是健康观,是人生过半,储蓄健康。生命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到了人生后半场,你我拼的都是健康,每年的体检报告也提醒着我们不能再“肆意妄为”。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让我们的家庭不必因为一场疾病而陷入窘境,让我们能够更有质量地陪在家人身侧,让我们任何时候都能拥有和困难抗衡的底气。所以,从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吧,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少油少盐,少烟少酒;早睡早起,适度运动,学习营养知识和科学的调理方式,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善待自己。
第三、是生活观,是物质至简,内心丰盈。《简而美地活》中写过一段话:“想要的东西越多,心就越不容易满足。本该为你带来快乐的东西,反而成了压力的源头,在你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 人这一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朴素与简单,宏图大志值得歌颂,小而美的活着也值得赞美。生活中,回归初心,培养一些真心热爱的喜好,学习一些早就想试水的技能:去旅行,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相机收藏美好;去读书,在书中品味人生百态,和作者碰撞思想;去思考,学会跟自己的灵魂对话,更通透智慧的解决人生问题。
阅历千帆,更明白生活的真谛,终究不在物质几许,而在内心的厚度,灵魂丰盈,才舒适安然。拥有通透的年龄观,敢尝试,敢热爱,任它时日驰去,心中毫无岁月。养成正确的健康观,养身养心,更好地与生命的无常相抵。守住极简的生活观,追求初心和热爱,丰盈自己的内心。余生不长,把视线收回到自身,倾听内心的声音,养成良好的“三观”,更美好,更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24857/bb9ed68a2db9a81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