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只是想要一束花,你为什么要带我来这么大的花市场呢?”
“你只告诉我,想要一束花,但是你没有说花的名字。所以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花,那么就只有带你到花市场来自己挑喽。”
你有没有这么耿直的boyfriend或者配偶?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花的种类的确很多。如果他又不足够了解你,知道你的喜好的话,单独让他去买花,的确有点难为人。
这个就像我们减肥一样,减肥的产品和方式这么多,如果你不对自己很了解的话,就很难一下子选上适合自己的。
你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跟别人是不同的,所以在这里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去告诉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样鉴别减肥伪科学的三个标准?
标准一:说话太绝对,往往有问题。
有人想问说,一个减肥产品或者一本减肥书,怎么样判断它的好坏?其实我想跟你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在书里头找“可能”两个字,可能两个字越多,越可能是好书。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人体太复杂!每天跑步一小时就绝对会瘦吗?那不一定的。如果你每天跑步一小时,但是多吃了一个炸鸡,那还可能会胖。
不吃油大的东西一定会瘦吗?不一定,光吃胡萝卜红薯燕麦吃得足够多的话,你也会胖。
减肥的时候绝不能吃冰淇淋吗?也不一定,只要你热量控制得好,偶尔吃一顿,不会影响你的长期减肥效果。
因此,关于减肥的事情,要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才能做出适合你自己的一个真实情况的判断,更别说有很多东西,科学现在还不能完全的搞清楚了,更不能随随便便的下定论。还是那种非常笃定的言论。
经常有宝宝问我说一个月我能瘦多少呀?
这个我真跟你说不好,你能一个月瘦多少!因为你就是你,别人的案例成为不了你!
标准二:不给出具体情况的观点往往不靠谱。
人的身体很复杂,最起码有高矮胖瘦的不同,营养呢,更复杂,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一些加工方式,不同的计量,都会影响某种营养元素的作用结果。运动也很复杂,运动的类型,强度,时间不同,对人体影响也会不同。
所以一旦涉及到人体营养和运动的东西,必须具体的问题看具体的情形分析观点太笼统或者太划一而定,都不靠谱。
标准三:实验,研究,举例也分三六九等。
我们往往在看到文章里面或者语述里面出现什么“经xx研究”“经xx实验”就会觉得肃然起敬,可信度比较高。
也没有人真正的去查找这个研究的成果是发表在什么样的刊物上?这个刊物又占了几成的权威性?
想当然的觉得这个说的是事实,有道理,挺牛逼。
何况有些研究只是个别刊物上的一些个别言论,其他还存在科学上的一些争议呢?
有些个案举例的话,就更不能直接套用了,人体这么复杂,不是每一个人的适用程度都能够适应别人。
所以你学会如何避开这些雷区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