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梦,是夏日里,能每天吃上一个冰凉凉的冰袋。幼年的梦,值五角。
后来,不再是五角钱的冰袋,也不是一角的辣条,儿时的梦,转变为有花不完的零钱,不想在小卖部门口羡慕别人手里的玩具。
和阿 q 初识于小学课本里的鲁迅,但从未了解他,后来在影视里听到了一句“精神胜利法”,才知道,原来我也曾是阿 q。
我是不是阿 q 我不清楚,但对于“精神胜利法”,自己也曾一度的淹没在其中。
谁的青春不曾当过狗?初中和高中,也有被人欺负的经历,那时年少,不懂什么是法?这个法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未成年保护法》,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过去那时老实怕事 ,忍一忍就过去了,因为家里穷,惹不起事,所以有时会幻想 幻想自己有多么强壮,幻想自己家境多么殷实,在精神世界里将这些蝇营狗苟一一击破。
精神幻想是大脑的鸦片 他是穷人手里的彩票,是富人手里牵你的那条绳。我深信知识分子的心里有一块明镜,这块镜子有时也会照射出自己身上德丑恶,这些丑恶被自己当做一个发了脓的脓包,捂在衣服里,但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的抨击着社会里和自己这份丑恶类似的丑恶。直到脓包开始倾泻,开始发痒,开始溃烂,停止了抨击,转化为怜悯,不是怜悯众生,也不是宽恕他人,而是宽恕自己。
我们大多数都是很少自己去想 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用“听”来认知世界,这也导致了我们的认知忽高忽低,甚至有些滑稽。道德和做人,是“听”出来的,然后去做,这个被动让我觉得做个“善人”是做人的基础,是你做人的第一步,但是转念一想,曾经那些你身边的恶人,现在估计大多数也都是人人口中的“人”,而不是你精神胜利法里的“畜牲”。
说不认命的人,心里都有股跟自己过不去的气在作祟,当你穷困潦倒?认命吗?当你一无所有,别人眼里的精神病,亲人口中的不靠谱,你认命吗?一张五块的钞票,你要去解决五十块才能解决的事,你认命吗?
不认命,二十岁的你不认命,三十岁的你 不认命 四十岁的你,还不认命,五十岁的你,依旧不认命!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甚至连自己的碑文上都刻着三个大字“不认命”
过去的自己尊敬这样的人,自己也一直是这样的人,但现在觉得,也许有时命运是在跟你掰手腕,但是一时的服软,或许可以赢得一丝喘息的机会。我们永远崇拜英雄,也永远想当一个英雄,英雄的定义在儿时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武功高强。成年了,英雄也逐渐变成了普通人 能照顾好家庭能养活的起家人,能有个好的工作等等,英雄在普通人眼里也是个正常人,因为自己都是普通人 哪里敢奢求英雄能有多么的伟大无私。
所以我也一直好奇,那些生而不凡的人,他们眼中的英雄又是怎么样的?
你我都是平凡人,做人自己觉得对的事,不要把内心的问号,当做你的绊脚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