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想成为“异类”,无疑需要脱皮一张

想成为“异类”,无疑需要脱皮一张

作者: 深哥有话说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21:42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一则TED视频,深有体会。

这则视频讲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针对人的研究。从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千禧年,该研究持续了近四十年,收集了万级以上的数据来研究人的发展。

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呢?

结论是:不要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家庭,因为出生不好,你就更有可能走上一条艰难的人生道路。比如在学校的表现更为糟糕,个人发展也诸多不顺,更有可能找到一份更糟糕的工作,赚更少的钱。

起点本来就很艰苦的人,却更有可能在成年后身体没有那么健康。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更容易超重,大多具有高血压,几十年后更有可能记忆衰退,身体不佳,甚至死得更早。令人震惊的是这种现象在早期就已经显现出来。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小孩,在教育测试上要比富裕家庭的小孩落后一年,而这还只是在他们3岁的时候。

这就意味着早期的生活环境对我们的余生都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我信吗?

真信!

最近这两年回老家发现,在国家如此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时,25岁左右的很多人连高中都没有上过,更何况大学。

为什么没有继续读下去呢?是家庭条件不好吗?父母给的理由是:他就不是上学的那块料。的确,我老家邻居家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出来去了南方的工厂,现在在无锡的电子厂也混到了一个主管的岗位。他父母谈起自己的孩子时竟然认同了当时自己让孩子辍学的决定。

你看,那东子上个大学又怎么样?不还是在一个小厂里打工吗?

的确,在我们老家父母的认知圈里:有份工作、早点成家、赶紧要孩子。趁着我们都还年轻,你们出去打工挣钱,我在家把孩子给你们养大。

不否认,农村里的孩子能走出来,并获得不错的成功,有时候例子的确不多见。

我们村之前那个叫小瑞的人是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别人家里的孩子。当年他考上了南开大学,现在在水利体系上班,前些年听说是在南北水调的项目上。在北京这么多年不也没有买上房子,上一年媳妇带着孩子回来,去市里买了套房,说是要在家里上学。

所以,村里很多人都说:你看,得认命,天子脚下哪有那么好混的。

这不那个初中毕业就倒卖瓷砖的喜子,16年买了一辆宝马535。村里人谁家结婚都借着当婚车。在村里就这点好,只要跟你说了要用车,就肯定让用。喜子总是去当司机,但说真的,也受人尊敬。这些年,乡里乡亲茶前饭后对喜子的评价总会略高一点。都说:喜子不忘本。

从上面的科学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那么第一节课就是:小心地选择你的父母,不要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

但是,我们不能。

看这个视频对我来说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如何让我们脱离出这种大数据的结果,让自己成为“异类”。

在该项研究中还发现:那些父母在孩子5岁时每天为他们朗读故事,在孩子10岁时关心他们的教育。那么该孩子在30岁时变得贫穷的可能性明显要比什么都不做的父母好很多。

原来,父母做的某些事跟孩子未来是有关联的。

同时,该项研究也对1万个2000年出生孩子的睡眠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孩子在固定时间睡觉的比那些不按时的孩子表现会更好,那些不按时的孩子变成按时时,之前的行为竟然会有所改善。

在相同父母背景下研究发现:快乐阅读的孩子,5-10岁在学校里会有更好的表现。所以,你看,阅读也很重要。

但是,好的教育却只能将这种差距缩小到一半,如果我们真的要确保下一代能够获得幸福、成功。那么消除儿童贫困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对于所有刚刚为人父母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成长和获得持续上升的薪酬更让孩子的未来有利。当然,前提是你也能有时间陪陪他们,了解他们的教育和生活、快乐和忧愁。

但对于已经长大的人来说,想成为“异类”,无疑需要脱皮一张,这种成长倒闭所带来的痛苦绝对高过任何之前所经历的磨难,但这又是你必须要做的。所以,要终身刻意的学习,否则即改变不了现有的命运,又仍然要自己的下一代经历更多的苦难。

相关文章

  • 想成为“异类”,无疑需要脱皮一张

    最近看了一则TED视频,深有体会。 这则视频讲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针对人的研究。从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千禧年,该...

  • 成为异类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由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样一个马太效应,好像诠释出了穷人越来越...

  • 成为异类

    大家经常有用到奇葩这个词,来形容哪些行为举止与众不同的人,追求和大众的差异,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能无视外在的压力,是...

  • 日本印象(2)

    我看到他们,每个人都那么完美 坐在沙发座椅的东京地铁里,我和丈夫无疑成为异类。 不管男性、女性,还是外国人,座位上...

  • 如何成为芸芸众生中的“异类”

    成为“异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让自己为难,“异类”即成功者,阻碍我们成为“异类”的头号敌人一直是我们自己...

  • 体育场

    塑胶的跑道 一圈又一圈 逆行或静止 即是异类 一张张侧脸掠过我 那我 又要如何看清每一个人的面目 只有成为异类

  • 人生总会有一段独自前行的路

    叔本华有言: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诚然,在追求自我的道路总要独自前行,因为成为“异类”需要勇气。 ...

  • 忽略这个,你就是loser | 颠覆常规的《异类》成功启示录

    在创新的路上,我们更需要探寻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格拉德威尔笔下的《异类》无疑能给失意的人带来勇气,给得意的人带来启...

  • 如何成为异类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写的是能力超群的人,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成为异类呢? 作者分为机遇和文化传承两部分来...

  • 不要成为异类

    谁都想出人头地,才华出众,与众不同本是好事。但也客易被人嫉妒,受人中伤。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成为“异类”,无疑需要脱皮一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aq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