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08015/1a8b69a3247809ad.jpg)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谷雨三候
在古代,人们将谷雨分为三候:
一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
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后,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声声鸣叫,在田野里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进而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气候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
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夏天将至了。
据说谷雨要“吃春”,吃了香椿,才算春天。
这个历史上长期处于食物短缺状态的民族,却是最好吃的民族,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都必然与某种食物相联系。
汪曾祺和梁实秋两位大文学家都曾写过题为《豆腐》的散文,而且他们都认为豆腐最好的吃法是“香椿拌豆腐”,汪曾祺说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的上上品,梁实秋说他最喜欢吃的就是香椿拌豆腐。但梁实秋认为他吃的是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那个“椿”。
汪曾祺说仅次于香椿拌豆腐的是小葱拌豆腐,梁实秋说仅次于香椿拌豆腐的是黄瓜拌豆腐,这一点我认为还是汪曾祺的舌头更靠谱些,虽然梁实秋是个大吃货。
但是我敢保证,无论梁实秋还是汪曾祺,肯定都没吃过“油泼香椿莜面”,他们的时代应该还没有这吃法。
香椿我所爱也,莜面我所爱也,香椿拌莜面当是春季拌面之上上品。但即使孟德尔再世,也只能香椿拌莜面,定然培育不出“香椿莜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