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散文想法
春夏随笔(十三)

春夏随笔(十三)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2-11-14 13:50 被阅读0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这都家国老话,却也精准概括了人际交往的普遍特性。人到了渐老阶段,尤其是生活在澳洲这地广人稀之地,与人交往明显少了很多,加上语言方面的障碍,能够常见的人也就点头之交。虽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少了,并不意味着就没了交际,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只要是活在地球上的人,只要有网络存在、有接收工具互联互通、当然还得有一个前提必要条件你必须会操弄,想与哪、要和谁、聊什么、聊多久,采用音频抑或视频都自个的事。

      过去梦想中不大可能的事,现在都不叫个啥事。按常理有这样便捷条件,人际交往会超越常规、日趋频繁了吧?可我知道的状况是,彼此间更有节制了,没啥大不了的事不会轻易打扰人,即使要打扰发个微信啥的,碰巧都在线分分钟就有来回。以前人的交际主要是有互帮互助需求,缺点、差点啥物件,或者生活中、工作上有啥弄不懂、搞不清的,相 约见个面、聊会天,就会达到想要的目的。网络时代的人互依、互赖的事越来越少了,通常想要知道的疑惑、难事,网上百度一下就能知晓个七七八八。还有现在好多的繁琐家事,都不再需要亲力亲为,家电、家具物美价廉、售后服务周到,一个电话过去马上就有回应,要不了两天啥都可以搞定,何必再去麻烦人,欠下不好还、不方便还的人情世故呢。有了这样一些理由,或许还有更多属于观念方面的理由,人与人的交往逐渐淡漠下来,不想麻烦人、不愿打扰人成为习俗,老套的交往方式作为古董,成为渐老族怀旧的梦想。

      要想让渐老族忘掉一路走来的过往,忘掉那些个还停留在年幼时期、青少年时代、下乡、招工、当兵、考学,进入壮年、中年、老年的亲朋好友,可不是说忘就能忘掉的。越是不愿去想、也不容易见到的人,偏就会出现在梦里,演绎出亦真、亦幻的往事情景,醒来之后又总是难以还原个中细节,徒留下长吁短叹。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州博物馆前随拍)

相关文章

  • 春夏随笔(十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这都家国老话,却也精准概括了人际交往的普遍特性。人到了渐老阶段,尤其是生活在澳洲这...

  • 春夏随笔(五十三)

    这两天感觉首府布里斯班圣诞节气氛越来越浓,购物回家的女儿女婿说,商场里人潮涌动,全是大包小包购物的人群。尽管...

  • 春夏随笔(三十三)

    卡塔尔世界杯足球最后一轮小组赛,东北澳时间今早七点结束。亚洲韩国队再次创造奇迹,在加时赛的最后一刻,以无可争...

  • 春夏随笔(七十三)

    澳洲学校一学年要放四个假,按春夏秋冬来计较,把圣诞节、元旦、母国春节都包含其间的这个假,无疑就是夏季的假了...

  • 春夏随笔(九十三)

    下意识的去攀比,往往出自于人的天性,很多时候自己都没察觉。就如同人的嫌贫爱富一样,虽然明明知道这样的心态并不...

  • 春夏随笔(四十三)

    今年二月刚入下旬,我和老伴便动身前往东北澳。提交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一路接受没注射疫苗的特殊盘查,总算...

  • 春夏随笔(二十三)

    日渐临近的夏日,高强度阳光照射的紫外线,还是让咱们这些渐老者望而却步。可人总不能老是憋屈在家里,还是得在大自...

  • 春夏随笔(六十三)

    新年伊始重庆老同学小渝,转发到群里的一首辞旧迎新歌曲,还没打开听就被歌名《早安隆回》所吸引。说实话我不是特殊...

  • 春夏随笔(八十三)

    昨日除夕夜,一家三代六人惯常的阖家团圆,因疫情原因我们缺席两载,又重新圆满聚在一起。原本我和老伴大包大揽年夜...

  • 春夏随笔(一)

    抬头看窗外白云悠悠, 阳光恣意,又是一年春夏时节,耳边电风扇的声音,回荡着陈年的旧梦。可想回到那时的光阴,大概半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夏随笔(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el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