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阳光还未穿透薄雾,天空像穿着一层纱,遮住了那层淡蓝。
着实好久没去书店,昨天去了西西弗书店,西西弗的环境永远是那样。上海的,常州的,没有什么区别。
书籍放置的空间很规整,每一种都分类清晰,一摞摞摆在架子上。
显眼处放着书店要推荐的热销书籍,昨天特意去找自传,但那里自传式的书籍寥寥。
我只看见了少数的几本,散落在不同分类的架子上。
李嘉诚的被放在经管一栏,香奈儿的被放在艺术一栏,褚时健的被放在书店前头的一个架子上。
看到大历史类那一个硕大架子上的书,我又按耐不住激动。
曾几何时,我也不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尤其是那些呆板的方程式和数字几何,真的特别讨厌。
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后来,暑假里去到妈妈那里,住的对面就有一个超市,那个超市与别的超市不同,里面各式的书籍,那里是我畅游的海洋。
那个书店的空间布局很小,它只占了超市的一角。超市的上架人员或许很喜欢历史类的书籍,把它摆在很显眼的架子上面,所以那段时间读了不少。
我又回顾了一番儿时读过的《阿拉伯故事集》,阿拉伯的犹太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生意人,他们总是能够想着法子赚钱,街市上面异常热闹,物品丰饶,色彩瑰丽,那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
现在想来,那大概是启发我想象力的源头。《鬼谷子的局》是一套丛书,它有7,8本之多,讲的是春秋战国那个纷争的年代里,苏秦,张仪,庞涓那样的谋士他们合纵连横的故事,还有燕楚秦赵魏诸多国家内部的政治问题,那个时候我超级喜欢读这类诡诈的故事。
可能是受了父亲喜欢三国的影响,他喜欢看三国的电视剧,也喜欢和我谈论历史,成长的过程,我的偏好自然受到他的偏好的影响。
到现在,对于历史的书籍和故事,我依然充满热衷。
在我公众号的签名里,有一条就是这样的自我阐述,柔弱的女子,内心充满热血。
历史看多了,自然会有一些家国的情怀,英雄人物让我涌起热血,机谋善断的人物让我充满倾佩。
历史的宏大格局也让我不会经常囿于当下的情绪和得失,因为长远的时空观总是会让人想得更远,情绪不易失控。
大概我的好脾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那个。
聊聊读书的那些事最近写文章,红楼系列一连写了好几天,写得很累,但也乐此不疲。
其实早一两年,四大名著里,我还是更喜欢三国演义的,这是爸爸的影响在我身上的体现,那是一部纯粹的男人争斗的书,无关男女之情,可我却总能看得津津有味,也写了三国里我很喜欢的许多人物。
刘备,诸葛亮,周瑜,关羽,曹操,很多。
如今到了这个年岁,我开始喜欢翻阅红楼梦了,以前我也读,但里面宝黛的感情我觉得太过于粘腻,可能受到世俗说法的影响,更关注宝玉和黛玉,如今渐通人情世故,反倒对于里面的为人处事很感兴趣。
其实每一个写作者都逃离不了身份的影响和拘束,我是女性,所以对于这类讲述女性情感的书籍尤为有兴趣。
每一个年龄段喜欢的东西都会变化,昨天看到一个读者的留言。18,9岁时喜欢红楼里的黛玉,35岁时喜欢红楼里的宝钗,如今50岁了,又喜欢红楼里的黛玉。
其实这种说法,我倒是可以从两种角度来理解。第一种是社会学的角度,随着日渐深入社会,会逐渐喜欢宝钗那种圆融的处事智慧,到了退休养老的年龄,进取心退去,又开始喜欢随心所欲的人生态度。
第二种是心理学角度,这样的变化,本质上说明她的内在就是像黛玉那样,喜欢随性风月,遣诗弄词,说话更喜欢直来直往。
进入社会自然需要打磨掉一些棱角,但那种被迫的改变并不是出自本性,所以回归到老年,返璞归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老祖宗讲了几千年的出世与入世的智慧很博大,自然需要用一生去领悟的。
聊聊读书的那些事20多年的求学,但实际上也只有7,8年的读书时间,这几年是浸淫在书里面,大学的时候一知半解的东西到了现在变得清晰明白,也是年龄在我身上所起的作用。
近来开始拿起笔写一些读书心得和感悟,也是到了该拿起笔做输出的时候,总觉得读过的东西不经过手里的笔再重新阐述一遍,断乎还是不懂得的。
如今,心理学,电影,文学成了支撑起我整个世界观的三驾马车,我至今依然很感谢妈妈,在我要追求梦想的时候,给我提供资助,让我去到最高的电影学府浸染在电影里,用专业的方法学习电影的完整脉络,教会我像品红酒一样,如何去品一部好电影。
虽然时间短暂,但确实是受益匪浅的,远比我自己领悟学到得更多。
艺术和经济类的目前接触的不算多,但作为一个写作者,自然需要有很广泛的涉猎面,才能形成自己完整的对世界的认知和看法。
聊聊读书的那些事昨天看了一部分可可•香奈儿的传记,她从修道院的一个孤儿到后来影响法国半个世纪的时尚教母,这种转变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女孩来说都是很励志也极具诱惑性的。
从阶层跨越方面来说,她从贫家女变成职业女性—香奈儿王国的掌门人,进入上流社会,她真的做得极其成功。
她当时所处的20世纪初,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拿破仑占领法国宫廷后又被流放,伴随着巨大的政治动荡,在社会习俗人们衣着装饰方面自然会衍生出新的潮流。
她本身是一个内在很渴望自我成就的人,虽然也有过放荡不羁被军官包养的岁月,但当她想要转变情妇身份进而成为衣帽商人的时候,她有毅然出走和与她的经济来源决裂的勇气。
她本身喜欢简单的男士装束,也有设计的天分,社会潮流恰恰推崇简单去掉冗杂,一切都在恰好的时机。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这当中也确实掺杂着不少的付出与心血,但最终人们会记得的依然是她头顶熠熠生辉的成功光环。
想要复制她的那种成功,在如今的社会断乎是很难的,毕竟现代社会的稳固结构已经形成,要实现巨大的阶层跨越,除了凭借互联网新技术这一块,其他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罅隙可以刺透。
而我所想要的,也不是暴富似的阶层跨越,只想要一份感兴趣的事业,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薪水。
目前,可能还是达不到那个程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偶尔会有沮丧与失落,但渐渐地,更多的乐观和勇气附在身上。
管它呢,就坚持吧!坚持总能看到希望!
聊聊读书的那些事正好读到心理学书上的一句话,很治愈,也把它送给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当我们认定一件事是好事,那就竭尽全力去做,不用等待任何人的支持。能够理解你的人,自然会跟随你,支持你。自己站稳了,别人才愿意与你为伍。自己能对目标负责,别人才愿意鼎力相助。这是人性的定律。
初次读到这句话,内心确实很充满能量,但实际上,萦绕在身边类似于这样的正面激励不绝如缕。
当初跟随马云创业的那18罗汉,他们其实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就只是尽全力去做了,现在阿里旗下的金融,影业,淘宝,科技,投资,横跨多维领域。
就在前两年还很多人骂拼多多专卖假货,但事实上,拼多多的东西物美价廉,我之前一直用淘宝购物,现在完全绑定了拼多多,它已经渗透进我的生活。
逻辑思维当初开始做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骂罗振宇是搞有文化的传销,专门给所谓的社会精英们进行知识洗脑,到如今,在微信这个社交app里逻辑思维公众号的用户量最庞大,罗胖还和深圳卫视签订了20年的演讲赞助协议。
这种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一开始干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有诸多阻碍,有很多人的不看好。
2019年深圳演讲上面,罗胖还自嘲,很多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看他今年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怎么讲?
但结果却是,4个小时的演讲下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时不时幽默一两下,只要你认真有投入进去听他的内容,就能够受益匪浅。
他不单讲当下,也讲了未来的很多趋势,可能不一定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连,但科技改变生活这确是不知不觉的事实。
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只要自己足够坚定,最终那些并不看好的人也会慢慢地靠过来给予支持,人都有从众心理,要不然怎么会有乌合之众这一说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关系”,乍听起来可能会比较难以理解。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女人都希望男人会一直爱自己,无条件地对自己好,不离不弃。可人性的定律是:女人越是渴望,越是向外索求,越是担心被抛弃,就越会惹人烦,什么都得不到。
当女人彻底放弃“必须经由男人才能实现理想”的期望,把能量用于发展自我,直接走向自己的目标,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时,她就不再是被物化的第二性,而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时,各种有利的资源会自然而然到来。
任何一个行业,一项事业的开拓者,需要有很大的耐力和毅力,也要经历许多的失落和不尽人意。
当把渴望成功完全寄托在自己身上,往往达成目标的概率大得多。
今天六一儿童节,写作有点疲软,索性放下了大部头的巨著,放轻松去感受了一下身边的事物。
在外面溜达了一天,再去了一次万达的西西弗,对于那里我会慢慢地变得熟悉。
我想,有一天,我写的某一本书,也会成为畅销书摆在书架前端的木架子上吧!
聊聊读书的那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