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者: _高冰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00:48 被阅读25次

“生能量”与“死能量”。两者于混沌之中诞生,在动静之间彼此交错又相互转化。

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作为能量体,你的任何一个动力,如欲望、需求和想表达的声音等,都像是大树的伸展出的一个能量枝桠。

这个枝桠,一开始是灰色的,中性的,但最后会转化为一股白色的能量或者是黑色的能量,前者是指向生长和滋养,后者指向攻击和破坏。

人们在少数时候身体会被这股黑色能量所包裹,这时候的表现为消极、排他、迟钝、封闭。看不到身上的光亮。

这股黑色能量我们姑且定义它为:死能量。

  那为什么人们身上会有死能量?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死能量是生命能量的另一种表现,它的终极目的就是从生命状态回复到恒定不变的无机物。生命是从无机物演变而来,所以人们终将希望自己再回到无机物的状态之中。就像树木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所以落叶还想回到泥土中再去滋养树木一样。

同时,他们发现人们会寻找各种方法来消除生命中的紧张和焦虑。而死亡是永恒地消除和紧张的唯一方法,这也是我们具有死能量的原因之一。

死能量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它是与生能量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行为里都同时存在包容配合与攻击动机。

例如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类的运动,打击的过程满足的是攻击动机(即死能量),而你来我往的配合是满足了升华之后的生能量。

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意味着如果心理能量消耗在此心理机能上,就无法顾及彼心理机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此消彼长。

如,每天忙于追求快乐的人,他的能量消耗在生能量上,那么死能量就会相对较弱,我们会感到这个人很积极向上;相反如果太容易被满足的人,他们就无需在生能量上消耗能量,这样的人就会表现出更多死能量——自我攻击或攻击他人。

心理学家由此发现:心理治疗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困扰中的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从而释放能量。

相关文章

  • 魅力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有声处立安身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破风营的小问在众筹去敦煌,很多站友点赞支持。娜娜作为记者,开始了对区块链大咖的采访。...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兰大 一个草甸以及小禿山环绕的地方 刚来时六月中 马鞭草环绕着图书馆和二食堂 兰大的中间地带美如画 公众号一时都...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在看鲁迅的书.终于明白为什么鲁迅厉害.因为他能洞见真实、揭开真实、阐述真实、最后还能让你接受他所描述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生能量”与“死能量”。两者于混沌之中诞生,在动静之间彼此交错又相互转化。 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作为能量体,你的任...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红海行动》主要讲述了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几年后重看《被解救的姜戈》这部影片,仍然感到深深的震撼,而且对于舒尔茨医生有了新的认识。 医生首先是一个拯救者。他...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活到这个年纪,好像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要隐藏的。但是仍然在纠结要不要隐藏?快意恩仇,从小心向往之。但近来总是担心,自...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只有一句话 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成为让别人羡慕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无声处听惊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ie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