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成•写作•习惯
随笔5.陕北民歌随记

随笔5.陕北民歌随记

作者: 靳歌小丸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16:45 被阅读0次

今天听了龚琳娜早期演唱的《我的哥哥当了红军》,这首极富乡土气息民歌让龚老师的“民嗓”演绎得十分地道。借此机会,也顺便多听了几首陕北民歌。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这些民歌都用了叠字和衬词。

先说叠字,最明显的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红艳艳”,单是歌名就用了不少叠字。《兰花花》的第一句唱到:“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地采—”。《我的哥哥当了红军》中也有“背洼洼”、“三道道”、“一杆杆”、“一对对”这些叠字;再说衬词,以《大红公鸡毛腿腿》为例,这首歌给我带来不少欢乐,听了之后莫名想笑,推荐阎维文老师的版本,严肃中带着滑稽,十分有趣。它的歌词中,基本上每句都加了衬词、衬字:“大了红的公鸡毛了腿的儿腿,吃不上些个东西白跑了个腿,索拉索拉拉拉索拉栽呀呼嘿,巧不的个拉大拉大咿呀呼嘿,杨柳叶冬夏常青,一粒粒果果一粒粒果果,呦儿衣哟儿衣,衣哟衣哟衣哟儿衣…”

拘于地理位置原因,目前我对陕北民歌中语言现象的了解并不够。但陕北民歌之所以大量使用叠字,衬词,我推测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当地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有关。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这里沟壑纵横,到处是山丘,“情哥哥”、“情妹妹”时常见不到面,好不容易见了面,急于表达自己的情意,便把自己的话进行叠加,强调,表示格外的思念之情;其二,与音乐节奏有关。像《大红公鸡毛腿腿》这样2/4拍的快节奏,如果没有衬词,那就只能缩短乐句,将原来的“大了红的公鸡毛了腿的儿腿”变成“大红公鸡毛腿腿”,不仅节奏上没有了韵律,情感上也显得平庸寡淡。有了这些叠字,民歌的旋律就有了动感,能够营造出“活泼泼”、“纯正正”的陕北乡土风味。我想这也大概是陕北民歌辨识度超高的一个原因。

相关文章

  • 随笔5.陕北民歌随记

    今天听了龚琳娜早期演唱的《我的哥哥当了红军》,这首极富乡土气息民歌让龚老师的“民嗓”演绎得十分地道。借此机会,也顺...

  • 随笔 ‖ 陕北民歌

    好喜欢陕北民歌啊,好喜欢,其实我从没有去过陕北。 自从第一次听了陕北民歌后,就迷上了,到现在我已经收集了快200首...

  • 《陕北民歌大舞台》特色演出

    《印象陕北》陕北民歌特色演出简介 我和“歌王”有个约会! 西安唯一的、陕北民歌特色演出! 西安南门外陕北民歌大舞台...

  • 崖畔上开花-笛子独奏

    《崖畔上花开》是一首陕北民歌,是根据传统民歌填词而成的新民歌。其曲调来自陕北的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实际情...

  • 印象•陕北民歌

    兰花花 狗旦旦 妹妹好看哎 哥哥悍 窗花花 细细剪 哥哥窗下寻哎 妹心颤 悄悄话 轻轻言 爹娘听见哎 花花为难 红...

  • 听陕北民歌

    其一 谷间几曲信天游,情意绵延巧转喉。 爱死个人哥妹好,腔腔别惜总相愁。 其二 黄土洼痍日照沟,谁人执调峁山头。 ...

  • 周勇//12.11大雪五日//诗词三首·陕西特色民俗文化之陕北民

    题记: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

  • 陕北民歌唱响古城 西安旅游再添新名片

    陕北民歌唱响古城 西安旅游再添新名片 日前,我省首个以陕北民歌为特色的大型歌舞节目《祖先的声音》,在古城西安唱响,...

  • 2017-07-17

    因为一首陕北民歌,再重温《血色浪漫》

  • 陕北民歌《山坡坡》

    阳坡坡开花背洼洼红, 羊肚肚毛巾山娃娃蒙。 白馍馍热热细妹子蒸, 暖窝窝坐下唱歌歌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5.陕北民歌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if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