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会

作者: 薛奻奻仙女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20:53 被阅读0次

          看了几天的中央戏曲频道的中国戏曲大会,感觉不错。随着中国诗歌大会的顺利结束,又在,6日开始举办中国戏曲大会,并且让知名的学者,戏曲专业人士,知名主持人,票友,百人团等来支撑节目。来从这些举动来说,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这对于我们国家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我们的专业,对于让年轻人更多的关注,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对中国戏曲大会的看法。

        最近很多融合传统文化、传统音乐的节目涌现出来,其中不乏将流行因素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这是一种好方法,让更多人认识某一种传统音乐元素,或者将某些传统的,自然的元素搬到舞台上,这却是拓宽了它们的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有这么一种音乐,但是人们仅仅是利用了它们的形式来表现流行音乐,却不是宣传传统音乐。过了这一段时间,人们记得的还会有传统音乐么

        我先从好的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戏曲大会。导演用这种答题的形式来让人们知道更多关于戏曲的文化知识,并在答题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经典的,好的现场表演,确实不错,我虽然是学传统音乐的,但是很多很多的戏曲问题我都不知道,很多人物表演的曲目,动作都不了解,他们专业的表演让我心生敬畏。百人团的表现也不错,百人团从小孩到老人都有,这个现象很好,说明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我们的传统,后继有人了。通过答题的形式,来给百人团,观众普及知识,更有专家学者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内容。参赛者从专业人士到业余的都有,也能看出参赛途径比较宽。

        但是,人们到底是更喜欢戏曲还是更喜欢比赛呢?如果没有比赛,是不是关注的人没有这么多呢?这都值得我们深思。9岁的小男孩学习裘派唱法,他虽然学习几年,但是当比赛的时候,人们答错的人数,算参赛者的得分,当答错人数少的时候,孩子,或者其他的人,会失落,但是我个人觉得,答错的人越少越好,为什么?答错的越少,说明人们知道的越多,文化普及的就越深入,让参赛者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对决,到底是对是错,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我发现,年轻人的百人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习文学,戏曲,传统音乐,文化的年轻人居多,如果排除了他们这一大批人外,其他的关注者还有多少?这也值得我们深思。

          排除这些因素,不去想,光是看这个节目,看戏曲,简介知识,还是非常好的,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这种正规节目,不去改变,玷污我们的传统音乐与文化。

相关文章

  • 中国戏曲大会

    看了几天的中央戏曲频道的中国戏曲大会,感觉不错。随着中国诗歌大会的顺利结束,又在,6日开始举办中国戏曲大...

  • 央视中国戏曲大会首播印象

    央视中国戏曲大会首播印象 央视中国戏曲大会在众目关注之下终于开播了,一个月之前我看到这个消息时心情是十分欣...

  • 美轮美奂

    看“中国戏曲大会”,有一题形容建筑的词语,三选一:A美轮美奂,B高大壮观,C雄伟矗立 我真担心选手会得零分 可,谁...

  • 浅议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

    前阵子的《中国戏曲大会》上,在第二场中间部分,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武打表演,这段戏中,没有唱腔,通篇都是由演员的身段表...

  •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形成于北宋(公元12世纪),明清时期(14世纪-19世纪)得到发展壮大,历经八百余年仍繁盛不败,至今已形成...

  • 中国戏曲

    喜欢听唱戏的,觉得很好看。末去哪里了? 不是说生旦净末丑吗? ~~~~~~~~~~~~~~~~~~~~~~~~~~...

  • 影视剧里吊威亚满天飞很炫酷?其实都是戏曲玩剩下的

    在8月9日《中国戏曲大会》第三场的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 以下三座皇家戏楼中哪一座历史最短? A.故宫畅音阁 B.颐...

  • 中国戏曲—传奇妙在入情

    分享笔记之——中国戏曲—《传奇妙在入情》 一般来讲,中国戏曲长于抒情,拙于叙事。 因此,戏曲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强调 ...

  • 第二届戏曲进校园培训

    2018年7月22日,我们走进非遗园,走近戏曲名家,学习戏曲知识,感受戏曲艺术魅力,传承中国戏曲文化,让中国戏曲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戏曲大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wr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