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出生的我,看了《乡土中国》特别有感触。
1.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中国历史追溯到上古时期,人们从猿进化成人,单从动物的本性来说,他们需要群居,一同找寻食物,打败比自己强大的动物,渐渐形成部落。
群居生活慢慢地产生种植产业,人们循水而居,开垦土地,逐渐强大。
最开始的人类,就是从这片土壤中得到生长。
社会在发展,群居生活在发生改变,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在发展,强大的抢夺弱小的群体,形成政权,形成贵族,而弱小的底层人民,还在不停地耕种,生生不息。
书中说: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一是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大概就是人们群居最初的模样,只是为了生存,大家聚在一起,形成村落。
二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权力管控下的国家,有领导者,有争夺,也有一定的社会保障。
再回首,整个社会的性质还是乡土性的,人们都得靠土地存活。
对于我们80后来说,对乡土有一定的理解,毕竟大多数都是农村出生,跟着父母吃过种地的苦。小时候,经常看到邻居为了一锄土而大打出手,多挖一锄头,相当于多10厘米土,可以多种一颗大白菜,好像就可以多收获生存的机会似的。
那时候,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会为多挖一锄地而吵架,甚至打架。直到后来,听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吃不饱饭的故事,再到后来学过历史,才知道,土地一直是农民的希望,多一块地,那真是生命的希望。
对于基层的人们来说,只要能种地养活一家人,就是幸福。
听过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人,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结婚。结了婚干嘛,结了婚生娃,生了娃干嘛,生了娃放羊。最开始觉得这个故事好笑,笑他怎么这么傻,后面再看,才觉得这就是他们周而复始的命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他们只懂得靠土地活着,从土里汲取的营养,看日出日落,看四季变化,播种收获,他们只需要简单活着。
后来,有了变化。
2.文字下乡
社会性质在改变,有了不同阶层的人,人们生活也发生了改变。
人类的智慧在于发明了文字,记录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让子孙后代学习,在前人的基础上,人们似乎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得更远,懂得更多。
种地的人,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也开始学习文字,懂得道理,有了智慧,生活就开始变得不一样。至少在老一辈的眼里,读书就是为了有出息。
在父母辈看来,面朝黄土背朝天,修补地球的工作,并不是好的出路,毕竟出去随便找个工作,工资微薄也比种地来得划算。
这些巨大的变化离我们并不是太久,至少对于我来说,这不会是太久。
我母亲不识字,外公重男轻女,不让母亲读书,所以她不识字。我读书的时候,母亲经常说一句话:读得都读,不管你读到什么,我都供你。可能这就是母亲的执念吧。
当时读书学费很贵,家里穷,每次学费都要靠借。虽苦,但母亲从未让我放弃。
母亲不识字,但她懂很多道理。在农村,一开始她的道理都是歪理,后面有了电视机,剧里说一句,她跟着学一句,后面也学了很多道理。
原来,学习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文字是其中一种方法,言传身教是一种方法,种植也是一种方法。
文字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人识字,人人有思考的能力,人人都有见到更多社会的机会,但回归社会本性,不管我们变得如何,都不要忘本。社会性质在变,但我们还是人,还是需要五谷杂粮的实实在在的人,离不了粮食,就离不了土地。
3.差序格局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在我理解,这相当于人情世故。从小,大人教我们要诚实,一旦家里某个人做了不可告人的事情,大人就会让你闭口不提,这就是亲疏有致。
站的位置不同,所做出的反应就会不同。
比如有关系一词。如果你的亲戚是某个高层,有些工作你不需要努力就可以靠关系得到,没有关系的人,就得拼尽全力去争取,甚至有可能当你拼尽全力,却被有关系的抢去了名额。
如果我们只是平凡的没有“关系”的人,我们多半会嫉妒那些有“关系”的人。如果我们就是那些有“关系”的人,想法肯定会不一样。每一种关系都不是凭空而来,这是父辈积攒了多年的人脉和社会轨迹,我们得承认“关系”的重要性,也得努力维护好以自己为中心的关系。
由此看来,在乡土社会中,发展出来的人情世故更为世人所接受。
本书从社会的乡土性出发,研究社会的格局,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值得经久回味。
我在看完第一遍后,除了非常赞同作者的见解之外,还有一种感觉:再读一遍,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