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几位太极拳师弟妹去游上华山,拜会道门师伯赵道长,有感于道门清净之境,实非凡尘能比。辽辽阔阔,山门清净,只因人在山门;辽辽阔阔,人迹清净,只因人在红尘。
《春日游上华山赵道人之山门》
鱼游鸟鸣凭虚境,情短才长蹉跎轻。
寂寞浅淡非逃世,非隐非仙行道心。
庙主赵道长会道医黄岐之术,画符治病,医者仁心,为人谦和。道门清净,依依古风。道貌岸然,实是褒词。我等一众,虽有修行,但是万千难及。以世间法修行,虽当精进尽力,但是终不知对错,亦留后憾之业,轮转无期。而观修大道者,不但可以发愿精进,超脱自己,也拔力世人,更能肯定自我,无后顾之忧。难能可贵者,当此喧嚣之世,能做大修行者,前世修善之福,厚以多哉,良以多哉!
上华山庙
上华山庙位于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上华村,距湖南省会长沙城区60公里。占地约7.5亩,建筑面积924.8㎡,庙内设置了神坛、酬厂、戏楼等。
中文名
上华山庙
位于
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上华村
占地
约7.5亩
建筑面积
924.8㎡
上华山庙原为地方大花神城隍庙,规模为三间小屋。清康熙年间,地方瘟疫流行,为时几月,地方民医束手无策,受瘟疫死者甚众。当时有地方绅士组织百姓去与浏阳交界处金盆坦庙中接来岑山上圣的排位供与城隍庙中,百姓在岑山上圣案前求药医治瘟疫,不料果然灵验十分,医者均愈。待地方清吉后要送神归位,择日久而不得,当问及上圣是否不愿回金盆坦庙时,上圣欣然应允,故自斯时岑山上圣就在上华山安位落脚。由此而来神庙香火逐年渐旺,朝拜者日益增多,确实为当地疾患者解除了不少痛苦。
至2012年末上华山庙拥有固定资产450万元,流动资产20万元,管理人员5人,经营员工4人。全年进香求拜之信士约九万人才。
清朝光绪二年,为了适应当时进香之需,由当地知名人士汤华祝等七人组成了上华山庙的筹建小组,发起向各界募捐的通知,用六百调遣向当时居住庙旁的居民吴姓立契约购置茶山荒地四点六亩作为扩建庙宇之地基(现存有石碑文契为证),经一年扩建,构成前有木质雕花戏楼,东西对称筹厂科房,上有神坛拜殿的四合院式较完整之庙宇,殿供岑三上圣,药王先师、城隍司至,帝君,东侧有观音大士,案内木板雕刻有男科药100签,女科药100签,幼儿科药40签,喉科药36签、眼科药47签,服用单方药100签,外敷单方药65签,搽洗单方药56签,及求财、谋望、家宅、寿缘、六畜、六甲、婚姻、命运、风水、行人、求学杂签各30签,并雇人住庙主持,基本奠定了一定规模的地方神庙形式,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来,由于种种原因,庙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神像签板焚毁,其他设置也相继撤消,神坛改成了供销社之经营场所,西边筹厂建立了综合厂房,东边科房安插了卫生诊所,庙中香火完全断绝,为时延续至八十年代初,其中在七十年代又彻底拆去戏楼。两边筹厂划归私人所有,也先后被拆,八四年供销社由于经营不方便,与当地上华山小队联系,购地新建社址外迁,乡卫生院则与财政联系,将诊所上移至神坛。由于神坛位置较宽,诊所则设立了经销店佃给王姓私人经营。经销店业主则从扩充生意出发,在神坛内侧供奉了岑三上圣神位,这样上华山庙之香火又冉冉上升(庙中香火断绝只是,实际上华队内另处山中供奉了岑三上圣神位,香火也甚好),如此历经七年,诊所为香火窒碍不得不在九一年将神坛经国土局同意兑换给上华山村民组圈地建新址外迁。
村民组拥有上华山庙(实际上只有上栋神坛)不可能作其他施为,九二年经村民组全体会议决定投标承包给本组汤姓村民,年利1000元,承包五年。承包者具有一定宗教观念,故此承包经营的同时,暗地组织了地方百姓冷云德、刘明生、林德良、饶德元、喻德龙、罗德求、熊松武等人成立上华山庙会,向信众倡发募捐活动,重修签柜、再塑神像,设立钟鼓、香炉。进行中由于村民组每年收取利润问题,产生了庙宇属地方还是属村民组的分歧,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庙会产生派性而分裂。村民组九四年利用三年所募资金改造了上华山庙上栋神坛(即现在模样),共耗资四万余元。九六年省、市、县开展了取消露天庙宇佛像之活动,把全乡的庙菩萨全都安放在上华山庙,并由县统战部、县宗教办结合乡、村行政领导决定成立了上华山庙会,当时分别是林德良、周世立、汤达、陈树芝、童先华、饶位贤及乡领导人即刻解决了与村民组的所属关系,成为全民性庙宇,铺设了康庄之发展道路。
1997年耗资十万元修建了西东筹厂,九九年经市、县、政府批准,确定上华山庙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次年由庙会向村民组购地筹建下栋戏楼,请有地方名匠林福荣、彭磊明、江爱国共耗资五十万,于当年农历八月修建了挺拔雄伟、坚固牢实、富丽堂皇的上华山庙下栋戏楼(刊有石碑记载),2002年完成了东边筹厂的建造,耗资6万余元。2005年又进行了厨房、宿舍的改造,耗资18万余元,至此以现有条件,再度恢复了上华山庙之胜名,成为宗教界方圆百里之首。
楹联
上华山庙外:
西: 威同西岳,泽沛南湘
中: 正直无私,匡扶社稷
东: 明明在上,灼灼其华
正殿里:
签方有应求者望梅能止渴
心诚则灵信众思圣可平安
正殿外:
华山神灵春夏秋冬日转
苍生拜道东南西北人流
戏楼:
1、上林春色西子秋波装成媚态柔情幸今日多开慧眼
华麓樵歌溪边渔唱曲奏高山流水叹古来少有知音
2、上演颂江天除腐恶扫疮痍殄灭蚕食民膏党政创新三代表
华厅歌圣绩抗霸岛匡正气召会龙腾狮吼皇恩行化九州去
西侧:
神听和平歌余介福绥仁里
韵谐清雅曲罢游人醉阆仙
东侧:
倚月高歌蓝苑三千蓬岛外
临风吐韵霓裳西紫云端
上圣简介
岑山上圣,姓唐名道平,天福五年(940)九月九日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其祖唐若水是衡岳道士,据仙传拾遗说,若水之兄若山,历官尚书郎。唐开元中,出为润州刺史,若山素好方术,润之府库官钱,亦以市药。道平在道教家庭的薰染中,从小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练金丹的著作,周历参同契作其启蒙课本。唱着紫云顶上生白虎含真气,自外闲文书,不及参同契的儿歌成长。
宋乾德元年(963)道平家乡衡州节度使张文表举兵反叛,宋遣兵南讨,道平投身宋军当了军医,随潭州防御使潘美攻南汉,平江南,结识了许多山药之人,增长了医药知识。
太平兴国元年(976)宋太宗初继皇位,潘美推荐道平入宫当了御医,太宗死后真宗继其帝位,景德元年(1004)真宗拜寇准为相,九月契丹举兵攻宗,寇准固请其真宗亲征,十一道平随御驾至被黄河分割两半的澶州城,抵达南城时,北城已面对敌营,御驾是否过河亲临前线。寇准犹豫再三,来到隋征的御医房间询于道平,我从医事,我只能谈谈医道,我认为身体的健康状况,决定于体质与体魄两个方面的相辅相成,国体同样如此,这次大宋受入侵扰不是体质不如人,而是体魄不如人,今天皇上亲征,大大调动了百姓的抗战情绪,如能跨过大河背水一战,更能激历军队斗志,有了强健的国家体魄,胜利指日可待,从而促成了真宋的御驾跨过黄河的状举。
景德四年(1007)十一月道平所在皇宫,发生了一段神话,真宗称见神人告示曰:将降天书,因此,在皇宫建道场,十二月,果降大中祥符,翌年改大中祥符,年号,真宗亲书,祥符通宝,祥符元宝,兑钱,发行全国,永保祥和,据说此举达到了,镇服四海,威示戌狄的目的,可与古时,河出图,洛出书的故事相提并论,道平亲身经历了这段道教参政的神奇过程。
大中祥符二年(1009)道平因不愿卷入朝政,告老归家,其实他终年无娶,哪里有家,从此,道平回到生他养他的湖南。
天禧元年(1017)唐道平至道州(今湖南道县)无意中见到寇准,道平谈到回乡传道行医时说,信道可辟邪,用药可治疾,与人为善可无邪,修身养性可无疾,无邪无疾才会安宁长寿,寇准道行生之道极高,顾能流传百世,此后唐道平根据老子“经”原理,用阴阳八卦辩证邪与疾、著有心身辩证十卷,是道教宝卷之一。但该书早已失传,今存有验方集成十四卷、汇集七百几余方,分别医治心病和各种杂病,堪称民间医学宝藏。
唐道平离京之后的二十几余年,游遍洞庭之南的潭、岳、朗、衡、诸州,受其治疗者数千,拜其为师者数百。一次,道平在深山采药时,遇见中蛇毒昏倒的樵夫,他用口为其吸吮吮毒汁,用咀为其喂药,帮助其呼吸,救回一命,又一次,某州官受贿千金,枉判命案,此后,仿佛时有冤鬼索命,惶惶不可终日,道平敕御书详符通宝,挂在州官胸前,劝其端正心术,倾囊济贫识赎罪孽,从此,州官诚心修道至九十岁方终,唐道平行善救人不报姓名的事迹不胜枚举,因众人多见其出岑山之中寻石采药,世称,岑山老人,不少的受益者设立岑山神位,常年供奉,以记德报恩。
政和三年(1113)十一月,宋微宗称梦见老子,老子对其说,汝以宿命,当兴吾教,于是,微宗下诏全国办道学,建观,兴道教,此时,唐道平已死了七十八年,尤于故事仍在民间流传,从而有幸被皇帝赐谥为岑山上圣。
千百年来,有关岑山上圣现身治病的神话不绝于耳,传遍三湘楚地,湖南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领导亲临上华山庙验证神丹神方,并根据群众意愿,于1999年批准上华山庙为道教庙,“宗教活动场所”至此,庙宇香火特威,求医治病者日超百几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