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名胜古迹只是附带,李白主要的目的是拜谒名人,以获取进身之机。当时号称“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正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在府上热情接待了他,并对李白的诗文大加赞赏,以伯乐的姿态对同僚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与相如比肩也。”
更让李白欣喜的是,苏颋还承诺日后一定向朝廷举荐他。此事一时传得沸沸扬扬,李白由此才名大增,不胫而走。可惜后来举荐之事如泥牛入海,没了下文。
李白在锦官城的身影稍稍有些落寞。
那一年,王维已高中状元并已授官,而他还在巴蜀游走。好在他还年轻,后面的路还很长,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李白的理想非常宏伟。这第一,就是做宰相。他自认有春秋战国管仲、晏婴之才,能辅佐帝王缔造太平盛世;其二是当帝师。他曾在《赠钱征君少阳》说:“秉烛唯须饮,投干也未迟。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将自己比作当年渭水垂钓的姜子牙,可见李白志向的远大。
对古代文人而言,做宰相、当帝师,简直是一辈子至高无上的荣耀,是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巅峰了。
但令人费解的是李白终其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他似乎从未想过如何在科场脱颖而出,如何跃过龙门实现生平抱负。
莫非是因为他的孤傲,还是他始终闪烁其词的身世背景不符合科考的条件?反正,李白就是李白,他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总是与众不同。于是,几十年里,除了游山玩水、求仙问道,他几乎一直走在投诗干谒的路上。
这不,离开成都后,李白来到了渝州。渝州刺史文坛泰斗书法家李邕,是开元初年天下皆知的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
大意是,李邕声名远播,每在路上行走,常受到很多人的围观,以为他是前朝古人,或者认为他相貌不凡,一些士子争相登门拜访。
这样的前辈,李白自然要登门干谒。或许李邕自诩名重一时,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不屑一顾,并未安排会见李白,甚至在看了李白的作品后,还轻蔑地说了些诗赋才气不足之类的话,这对孤傲和年少气盛的李白,无疑是莫大的打击。
郁愤难平之余的李白,随即写下《上李邕》,对这位自以为是的文坛前辈予以反击和回敬。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簸却:激起。沧溟:大海。宣父:孔子。
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力量的象征和图腾,李白借大鹏自况,以此表达自己的宏图大志。他相信自己非同凡响,一旦时机到来即能平步青云。即使时运不佳,也会非同一般。有风固然可以借力,如果没有风力,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是何等的雄心壮志!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自负到极点的年轻人,在现实社会中将会遭遇怎样的坎坷。世人不待见我的狂傲,继之以嘲讽也就罢了;连你这样的名士竟然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最后,他抬出圣人擢抜后生的故事,用《论语·子罕》篇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敢于挑战权威,蔑视世俗陋见,与文化名人抗礼,足见其气识和胆量。笑傲权贵,平交王侯,长揖万乘,这正是李白的本色。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考量,会发现,李白这首诗作虽然不无激愤之意,态度并不轻薄。他其实希望这位“英风豪气”的李邕能够慧眼识英雄,来赏识自己,引为“同调”,所以词气虽狂,却是狂而不妄的。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年后,李白终与李邕相识成为忘年之交。所以当李邕最终被李林甫谋杀时,李白才会悲愤至极大呼:“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在渝州吃了闭门羹的李白,接下来去了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唐代时,此山是道教名山。在这里,他碰上了一生的好友,在此修道的元丹丘,即太白后来《将进酒》中的那位“丹丘生”。
丹丘生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一见到双眼星辉风流洒脱的李白,当即引为知己。俩人在山上情同手足,一起学道谈玄,探幽访胜。但云水竹韵、寻觅仙境的山居日子不是人生的全部,李白心里很明白他到底想要什么。他想起了苏颋临别嘱托的“广之以学”。
他回到了老家大匡山,开始继续埋首书斋,以待时机。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