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清华宁向东的管理学课
清华宁向东103-乔哈里窗

清华宁向东103-乔哈里窗

作者: 依诺芝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0:49 被阅读36次

1.乔哈里窗

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的研究成果,被称为“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

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包括四个框的表格。依次代表了沟通双方对所要沟通事情不同的了解程度所形成的四种状况。

乔哈里窗

第一种情况,是双方对所要沟通的事情都很了解,双方有足够多的共同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沟通在信息层面上说,是更容易取得一致的。这部分内容,乔哈里叫做“共识”,或称为“共知”。这些东西,双方都知道,属于共知,但不一定有共识。共识是指这个东西不仅事情本事大家都知道,而且大家对这个东西的认识,是一样的。共知很重要,因为共识是在共知的基础上。

第二种情况,是别人对即将沟通的事情了解得多,而自己却了解得少,自己的认识存在很多盲区。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是不利于自己的。这种情况,被乔哈里称为“盲点”。

第三种情况,就是自己知道的事情细节很多,但是别人知道的情况较少,乔哈里称这种情况为“隐瞒”。在隐瞒的环境下,一般情况下会使整个沟通缺乏诚恳与真实,会令对方反感。

第四种情况,就是双方都不知道的事情,与沟通相关的信息在沟通双方的意识和理解之外,乔哈里把这种情况称为“未知”。如果双方未知的东西太多的话,沟通交流就会很有困难。

总之,双方的共知的东西越多,共识越多,沟通的效果就会越好,而未知的东西越多,双方进行沟通的难度就越高。所以,要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就必须要尽量增加共知的比例,增加共识的比重。

增加共识的比重

2-分享的意义:扩大共知

在有效沟通的背后,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也可以说,是一种境界。只有境界提高了,包容力才强,才有可能在更大范围里与不同的人做到有效沟通。

讲分享,讲境界,讲格局,其实,都和“共知”和“共识”的形成有关,也和沟通的效率有关。有效地沟通,前提是健康的心态。心态不同,一个人和其他人的共知范围、共识范围就会不同。而沟通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沟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共知是潜移默化形成的,看似无关的事情,其实都是沟通前的准备。

---------------分--------------割---------------线--------------

相关文章

  • 清华宁向东103-乔哈里窗

    1.乔哈里窗 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的研究成果,被称为“乔哈里窗”(Johari Win...

  • 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他人知道 共识(共知) 盲区 他人不知道 隐瞒...

  • 乔哈里窗

    ① 公开区:有意识地强化自己有吸引力的“关键信息”。 ② 隐秘区:主动暴露自己的弱点。 ③ 盲区:说出对方“意外的...

  • 乔哈里窗

    没事整点儿心理保健操。 年末到了年度总结时刻了。今年我们公司领导换了一种方式,决定和我们进行1对1的交流。一周下来...

  • 乔哈里窗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乔哈里窗,是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的一个模型。它把人们的信息...

  • 乔哈里窗

    心理不要看得太复杂,再复杂的心理怎么样就这么4个部分。 第1个部分叫“你知我知”,第2个部分叫“你知我不知”,第三...

  • 乔哈里窗

    公开的区域:你知我知;盲区:我知你不知;隐私:你知我不知;未知潜力:你不知我也不知 盲区:很大程度可能是你的错觉,...

  • 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模型由两位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这个模型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互动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 乔哈里窗...

  • 第五周05健康=1/2神经症+1/2性变态

    乔哈里窗

  • 为什么你与人沟通老不顺畅?

    2017.7.13【2K5E每日一练】 乔哈里窗 ——————— 1.提问 什么是 乔哈里窗 2.知识 所谓的乔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华宁向东103-乔哈里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ok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