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横看春秋纵战国(五十七)晋灭赤狄

横看春秋纵战国(五十七)晋灭赤狄

作者: 嘻唔许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05:54 被阅读0次

北狄,春秋时期便常居于中原北部。在周朝建立后,将北狄、西戎、东夷、南蛮等作为周王室的荒服,但随着周王室的没落,各荒服之族也开始常常入侵各诸侯国,而北狄祸患尤为严重。

        公元前662年,北狄逐渐壮大,最先侵扰邢国(今河北邢台市附近)。面对北狄强大的实力,邢国根本不能应付北狄的进攻,连连败退。在北狄攻占邢国后于公元前660年,北狄继续南下入侵卫国,面对北狄的进攻,卫国同样是一触即溃无法抵抗,卫国也差点被灭。齐桓公率领着诸侯,也没有把握对抗北狄,只能依托黄河天堑来阻挡北狄的继续南下,并将卫、邢两国迁徙到黄河南边建国。

        随着北狄的壮大,北狄也逐渐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个大的族群。赤狄和白狄常居于太行山之西,长狄则在太行山东面。长狄一族虽然攻占原来邢国和卫国的大部分土地,但依然是以半农半牧的生活,也时常侵扰齐、鲁、卫、宋等国。

        公元前616年,长狄再次入侵齐国,鲁文公派大夫叔孙得臣救援齐国,在打败长狄后,鲁大夫叔孙得臣没有善罢甘休,而是下令追击长狄之敌。鲁国大夫富父终甥俘虏了长狄的最后一位酋长长狄侨如,并将其杀死。鲁大夫富父终甥为了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侨如。而长狄一族在连年的征战中,也早已经国空人弱,再加上齐国、卫国、晋国和鲁国对其的轮番征讨,才使得长狄一族再也无害于太行山以东。

        白狄一族常年与晋国友好,晋文公当年逃亡就在白狄,白狄居住于雍州北部,即今(陕西北部)。白狄曾受秦国的怂恿一起攻伐过晋国,但在公元前601年,晋和白狄议和,并一起讨伐秦国。白狄一族虽然身为北狄,但远离各诸侯,并和晋国有很好的外交关系,使得一直安居于雍州北部。

        而同为北狄的赤狄却不同,晋国连年的对外扩张下,使得赤狄的地盘受到了威胁。公元前603年,赤狄一族便入侵晋国,一直攻到了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晋成公想要讨伐赤狄,而晋大夫荀林父担心楚庄王会借机入侵晋国,而劝谏晋成公不要出兵攻赤狄,而是专心应对楚庄王。公元前602年,赤狄再次入侵晋国,而对于赤狄的侵扰,晋国依然选择了隐忍赤狄的侵犯。

        在接下来的数年中,晋国经过了邲地之战的失败,使得晋国元气大伤,这也让赤狄一族更加的肆无忌惮。

        赤狄有四个大的部落,分别是潞氏、甲氏、留吁和铎辰。而潞氏为最大,晋成公为了安抚赤狄,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潞氏的酋长婴儿。

        公元前594年,楚庄王围困宋国,而晋国迟迟不肯出兵救援,就是因为赤狄正在虎视眈眈。就在这一年,潞氏一族的大臣酆舒依仗自己的权利,诬陷其酋长潞子婴儿的夫人勾结晋国,杀死了潞子婴儿的夫人,并打伤了潞子婴儿的一只眼睛。而潞子婴儿的夫人正是晋成公的女儿,晋景公的姐姐。

        晋景公得知自己的姐姐被杀后,便要讨伐赤狄,但晋国各大夫都忌惮赤狄的强大,都劝谏晋景公不要出兵讨伐。而晋大夫伯宗则赞成晋景公的计划,并且说出了讨伐赤狄潞氏的五条罪名,而且说出现在的赤狄是“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晋景公听从了大夫伯宗,派大夫荀林父带兵征伐赤狄潞氏。

        晋大夫荀林父在曲梁(今山西长治市潞城区)打败赤狄潞氏,并一举歼灭潞氏。

        公元前593年,晋大夫士会带兵歼灭了赤狄剩余甲氏、留吁、铎辰这三个部族。

        晋灭赤狄后,晋景公对大夫荀林父和士会的赏赐异常丰厚的。晋大夫伯宗的功勋也是不可小觑的,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分析出了赤狄必败的问题,这种战略性的分析,虽然没有战术意义,但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而赤狄必败问题的出现,则要归功于晋大夫荀林父了。荀林父三番五次的劝谏晋景公,不出兵于赤狄,为的就是让赤狄骄纵奢侈,让其内部出现动荡,这才使得晋军一战便击溃并灭掉赤狄潞氏,更助长了晋军在后来歼灭赤狄的士气。

        在晋景公派荀林父攻赤狄之时,蛰伏许久的秦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毕竟晋国经过了邲地之战的失败,现在又出兵攻赤狄,秦国趁机出兵进攻晋国。秦军这次进军可谓是十拿九稳,结果轻敌突进到辅氏(今陕西大荔西)后,被晋大夫魏颗打败,并俘虏了秦大夫杜回。而这辅氏之战,也留下了一个成语“结草报恩”。

        晋大夫魏颗的父亲为魏犨,魏犨在生病时,嘱咐儿子魏颗在自己死后,要将自己的爱妾嫁出去。等魏犨病重后又嘱咐儿子魏颗,在自己死后要让爱妾陪葬。等魏犨真的去世后,魏颗没有让自己父亲的爱妾陪葬,而是将她嫁了出去。别人询问他怎么不遵照自己父亲的遗嘱呢?魏颗说道,自己的父亲刚生病时是清醒的,后来病重时神志不清,所说的不能作为遗嘱,我遵循的是父亲清醒时的遗嘱。

      在辅氏之战中,魏颗在追击秦大夫杜回时,看到有个老人用两株草结成环绊倒了秦大夫杜回,才被魏颗俘虏。等魏颗建功回国后,一日梦中魏颗再次看到那个老人,便询问其姓名,而老人只是回答道;你让改嫁的那个女人,是我的女儿,我是报答你不杀之恩的,即“结草报恩”。

        赤狄的存在,对于晋国来说,无疑为心腹之疾。特别是赤狄壮大强盛后,对晋国的侵扰是防不胜防,而赤狄那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增加对其歼灭的难度。为此晋国也是想方设法的安抚,让赤狄能够建城池安居,这样的方法对一次剿灭赤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晋灭赤狄,不仅是消除了心腹之疾,更拓展了晋国的领土,打通了晋国向北开拓的道路,增强了晋国实力,为晋国接下来争夺诸侯霸主,增加了信心。

       

       

相关文章

  • 国史闲谈|先秦六三•晋灭赤狄

    宋国降楚并跟楚国约定不要尔虞我诈的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周定王十三年(楚庄王二十年,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的六月,...

  • 《左传》之一百三十

    十六年 【经】 16.1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16.2 夏,成周宣榭火。 16.3 秋,郯(...

  • 读《左传》之一百八十三宣公十六年

    【经】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夏,成周宣榭火。 秋,郯伯姬来归。 冬,大有年。 【传】 十六...

  • 中国文学史•咏怀

    翻古书,品风雅, 一纸墨香千古浓。 纵年岁,横诗文, 银河繁星缀夜空。 书起春秋经三百, 战国百家相争鸣。 却有楚...

  • 《历史》与《春秋》札记(六十)

    宣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夏,成周宣榭火。秋,郯伯姬来归。冬,大有年。 鲁宣公十六年春季周王历正月...

  • 读《左传》之一百八十一宣公十五年 上

    【经】 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 秦人伐...

  • 陪伴营|先秦印象·学习笔记0918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简单点就是赵、魏、韩三家将晋国瓜分了,历史自此由春秋进入战国,开始赵、魏、韩...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笔记

    周朝 西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东周 春秋,晋 齐 楚 燕 吴 越 战国,晋分为韩 赵 ...

  • 春秋末的预言,不信邪的晋景公死的很邪门

    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君主。他一生也算克勤克俭,经历邲之战、赤狄战争、鞌之战后成功...

  • 被误解的楚怀王

    战国时期,晋、楚两国为了相互牵制,分别扶持了吴国和越国。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横看春秋纵战国(五十七)晋灭赤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p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