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读《左传》之一百八十一宣公十五年 上

读《左传》之一百八十一宣公十五年 上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2-09-26 19:40 被阅读0次

【经】

  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

  秦人伐晋。

  王札子杀召伯、毛伯。

  秋,螽。

  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

  初税亩。

  冬,蝝生。饥。

  【传】

  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汙,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穀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插图],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文

【经】

  十五年春季,公孙归父在宋国会见楚庄王。

  夏季五月,宋国和楚国讲和。

  六月癸卯日,晋国军队灭掉赤狄潞氏。

  秦国攻打晋国。

  王子捷杀死了召戴公和毛伯卫。

  秋季,有螽虫。

  仲孙蔑在无娄与齐国的高固会见。

  鲁国开始按田亩征税

  冬季,蝗的幼虫蜉化,造成饥荒。

  【传】

  十五年春季,鲁国的公孙归父在宋国会见楚庄王。宋国人派乐婴齐到晋国报告急难,晋景公想要救援宋国。伯宗说:“不行。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达不到马肚子。’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和他竞争。晋国虽然强盛,能够违背上天吗?俗话说:‘高高下下,都在心里。’河流湖泊里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里暗藏毒虫猛兽,美玉也藏匿着斑痕,国君也得忍受点耻辱,这是上天的常道。君王还是等着吧!”于是,晋景公就停止发兵救宋,派遣解扬到宋国去,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让解扬对宋国说:“晋国的军队都已经出发,将要到达了。”解扬路过郑国时,郑国人把他囚禁起来献给楚国。楚庄王重重地贿赂他,让他把话反过来说。解扬不答应。经过三次劝说以后才答应了。楚国人让解扬登上楼车,向宋国人喊话,而将楚国人要说的话告诉他们。解扬就乘机传达晋君的命令。楚庄王准备杀死他,派人对他说:“你既已答应了我,现在又反过来,是什么缘故?不是我没有信用,而是你丢失了它。快去受你的刑罚吧!”解扬回答说:“臣听说,国君能制订命令就是道义,臣下能接受命令就是信用,信用贯彻了道义然后去做就是利益。谋划不失去利益,以保卫国家,才是百姓的主人。道义不能有两种信用,信用不能接受两种命令。君王的贿赂下臣,就是不懂得命令的意义。接受了国君的命令而出国,宁可一死而不能废弃命令,难道又可以贿赂的吗?下臣所以答应您,那是为了借机会完成国君的使命。死而能完成使命,这是下臣的福气。寡君有守信的下臣,下臣死得其所,又有什么可以追求的?”楚庄王赦免了解扬放他回去。

  夏季,五月,楚军准备离开宋国,申犀在楚庄王马前叩头说:“无畏知道死而不敢废弃君王的命令,君王丢掉自己的话了。”楚庄王不能回答。申叔时正为楚庄王驾车,说:“造起房子,让种田的人回来,宋国必然听从命令。”楚庄王听从了。宋国人害怕,派华元在夜里进入楚军营,登上子反的床,叫他起来,说:“寡君派元把困难情况告诉你,说:‘敝邑交换着儿子杀了吃掉,把尸骨拆开来烧着做饭。尽管如此,无条件投降,宁可让国家灭亡,也是不能这样做的。你们退兵三十里,宋国将唯命是听。’”子反害怕,就和华元私自订盟誓然后报告楚庄王。楚军退兵三十里,宋国和楚国讲和。华元作为人质。盟誓说:“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这一段是楚国围宋的过程,说起来宋国是实在让人同情的,宋为清丘之盟伐陈,楚国做为陈国的大哥为小弟报仇是理所当然,只是晋国没有对宋国实施救援,反而派使臣去欺骗宋国军民坚守,实在有失霸主身份。也许是邲之战新败,晋国人有了恐楚怔吧!想当年(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国殽之战败于晋军几近全军覆没,三个统帅都被俘虏了,仅过了两年文公二年(前625年)秦军就出兵报复,虽然以失败告终,而再过一年文公三年(前624年)秦国就再次出兵了,这次晋国人避而不战,任秦军在国境内逛了一圈。可能秦人这种屡败屡战的精神才成就了秦始皇的一统大业吧!

这次事件中晋使解扬的表现可圈可点,解扬也算老臣了,文公八年(前619年)就在传文中登场了。

宋被围了九个月(从去年秋九月楚子围宋,到今年夏五月,楚师将去宋。)从中看出了宋人的坚韧不拔,前不久宣公十二年(前597年)邲之战前,同样被楚军围城,郑国人只守了三个月就破城了。华元说:“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也许有些夸张,但足见宋人的决死之心。

按《公羊传》说楚军仅有七日之粮了,所以楚王打算退兵了,是申舟的儿子申犀坚持,毕竟是杀父之仇。申叔时才让楚王摆出持久战的样子,宋国不得已屈服。

这里可以看到鞭长莫及和尔虞我诈两个成语的出处。

相关文章

  • 读《左传》之一百八十一宣公十五年 上

    【经】 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 秦人伐...

  • 易子而食,析骸以爨(cuàn)

    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这样一句话,“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初读此句时,只知易子而食,不识析骸以爨,翻开字典...

  • 《左传》——宣公

    左传看书的进度有些慢下来了,一是人物出现的越来越多,很多关系都有点理不清了,再一个,一直纠结在读书笔记记录的是摘要...

  • 成语故事: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ěr yú wǒ zhà,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夏,五月,...

  • 诗意春秋045|陈锡哉周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晋景公赏给中军将军荀林父一千家狄族奴隶,把瓜衍县赏给大夫士伯,对士伯说...

  • 文化趣谈——结草报恩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原先曾交待儿子魏颗说,自己死后要让其爱妾改嫁。到临终时,魏武子又反悔...

  • 《左传》故事--从晏子不死君难看春秋君臣关系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娶)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详细记载了齐庄公因为通奸大臣崔杼夫...

  • 《大清一统志 · 稷山》

    在稷山县南五十里。《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治兵于稷。杜预注: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后汉书·郡国志》:闻喜邑有稷山...

  • 衣衫褴褛

    yī shān lán lǚ 衣衫蓝缕 【注释】 衣服破烂。 【出处】 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

  • 读《左传》之一百七十四宣公十二年 上

    【经】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 楚子围郑。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一百八十一宣公十五年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sx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