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风向哪里我跟随。
行吟歌者,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一些虔诚的基督徒,边走边唱圣歌,不过手持的却是鞭子,鞭打自己以达到去除罪孽的目的。
我称行吟歌手是一群“活在他处”的人,他们追求的是什么也不追求,他们不赋予生活任何意义,如果要说他们想要什么,按他们的代表人物——大冰的说法:大概是内心的快乐吧!
我曾遇到一对奇特的情侣,女孩是藏族姑娘,歌唱的极好,男孩是汉族,女孩在接受表白前要男孩答应她一个条件,每年给她三个月时间去流浪,一边唱歌一边流浪,不要问去哪里不要联系不要找她,约好地方等她,然后会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三个月,“生活在他处”,她会快乐吗?我曾经问过男孩,三个月中,他都会做些什么?难道不会担心,不会思念,不会胡思乱想?男孩无奈的笑笑:至少她还给了他另外九个月的幸福,笑容很真很淡,象五月的阳光。
“生活在他处”,自由自在比想象要艰辛。
流浪歌手,这一群体从大冰书里看,他们活得很极端,譬如大冰每次去流浪,将银行卡和钱都放在家里,买上单程机票,说走就走;有位老兵,唱歌穿越罗布泊,一身衣衫褴褛;有为了流浪,葬身拉萨河;有去开酒吧,直到把看不上的客人都赶跑;有的身无分文,在夜雨天,露宿街头;有身着单薄,抱病卧床,无人理睬.......
流浪,丢弃了固定工作,固定居所,固定圈子,固定收入,固定作息,甚至连身份都不固定了,因为不再固定,所以你可以是歌手,司机,农夫,教师,老板,义工,厨师,手工者,只要喜欢,或者需要,你可以随时成为这些身份,也可以随时抛弃这些身份,唱歌跳舞喝酒吹牛打架骂人游泳,都随你的意,就连死亡都方式都可以,无意或者故意。
就如大冰,平时身份是作家和主持人,当过房奴也为五斗米去工作,但他有自己的去处,可以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生活在他处”,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去他处生活的冲动和愿望。
有好几位朋友说他们想去看极光,知道的一个摄影师为了拍摄极光,在北极某地搭帐篷整整等了两个月之久;也有朋友说想生活在地中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辞职全家移民去了葡萄牙,没过两年就开始思念家乡的一切;一位驴友骑着自行车,朝着西藏圣地绝尘而去,说他的身体和灵魂都不会再回来了,数年之后,在美国加州出现了他的身影,身材发福,意气不再。
我想,“生活在他处”固然不错,如果可能,还是先在心中留一个位置,等你都准备好了再说走就走,这样,你再回来的时候,始终还能找到家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