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公司推行实施了积分制管理,没听别人是如何讲的,就百度了一下,何为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制度用于对人的管理,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然后再把各种物资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并向高分人群倾斜,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其核心内容就是用奖分和扣分来记录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然后用软件记录,并且终身有用,把积分与设计的立体需求挂钩,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动力,让优秀的人不吃亏,让“吃亏是福”真正变为现实。
月初开会时也只是很浅显的听了其原理,但通过这段时间每天的审批,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让以前总是真正多承担吃了亏的人还得不到认可的人不再觉得有委屈没处说。
去年苏克同志同我说,行政经理碰到他,问他是不是懂绿植、会养花、晚上忙不忙,其实就是想着有这方面的特长且住在公司,能否将天台的花给照顾下。他也没说什么,就默默的每天做了,不论结果是否如想象中有无差距,但是我知道,夏天有番茄、黄瓜还有西瓜吃,冬天有红薯吃,而 这些种子都是苏克同志自己掏钱买的 种子,中途还用喷壶打了几次农药,他说不打药虫子多了养不活。所以有时谈到每年改工资方案,他会觉得工资并没有增长,说了也白说。可有了积分制就不一样了,在积分制动员大会那天,提出承包天台的花坛种植的可以有积分时,十来个人抢着上台承包,这样的逆转这么多人站出来要种,其实也是出于我意料之外的,后来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以前做了不是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同绩效不挂钩,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奖励,现在不一样,承包种植的花坛人员每月都可赚积分,在精神和物质分上有奖励,而且管理层不会再视而不提了。
看看日常工作,记得火神说有时发完成品,仓库管理员因为要登记信息发给市场部,拖盘有时没堆放起来,到第二天有时又忘了,所以当时做事件库时我们将这一条做为规范操作行为项记入日常工作中,通过这段时间的审批,积分制的效果已见成效,不用督促、提醒,该事项每天都完成了,因为有积分啊。
再看看跨部门的协作问题,以前做易瑞的发热包,本来是做完直接发货的,按生产入库流程,是要当成成品打包好再办理入库的,可是车间总是生产时装在箱子里不打包,发货总是要等到款到了仓库才收到通知,忙去通知生产入库,结果是车间忙其它的事情没人打包,要发货没办法,仓库人员再忙也要紧着发货赶到车间打包,拖到仓库装车发货。每次都如此操作,仓库人员事做了难勉不会出现些许怨言,虽然也与生产沟通了,车间管理人员也说得很好,关键是说归说,做有时就不能按约定来做。与领导说,领导又是一句话你要发货不你做谁做。类似为了考虑公司利益事先做了,后面一提就变成人员态度不好,没落得好,让做事的人员难勉觉得谁不做都没事,就我们不做就有事。经常也是闷得烦。有了积分不一样,我已经看到有几次打包、入库还有车间人员一起分摊分数,这是相关人员一起主动去完成的,因为积分这让积极的人做事有了盼头,不用被埋没了。
我不知积分制的管理有多好,能走多远,但是我已经看到了让以前吃亏的同事不再吃亏,让以前不参与的同事也愿意付出了 ,希望积分制的管理能越用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