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失眠的状况,我曾经也看过几本关于睡眠的书,但讨论的都是当前人们的习惯问题,比如刷手机、熬夜工作、作息不够规律等等。
虽然其中也掺杂了一些哲思,比如人们在睡前容易感到焦虑,其实多半是因为这一天马上就要结束了,这种对结束的恐惧,就相当于对死亡(或是一件事的终结)的不甘心。
除此之外,我从未关注过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比如被剥夺或内疚等。
在《我们为什么睡不着》一书中作者详细地向我们阐释了我们是如何构建睡眠习惯、如何学习睡觉的。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成年人的睡眠和儿时的经历有哪些关联?
未被满足的口唇之欲
母亲的睡眠周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婴儿学习睡觉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渐靠近或是模仿成年人(尤其是母亲)的睡眠行为。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睡眠都是断断续续的,我身边的朋友也常常提到孩子不会睡整觉的问题。原本婴儿一直都存在夜间进食的需求,但几十年前,人们为了使婴儿能够更接近成年人的作息周期,就会尽量减少夜间喂奶的频率,甚至拒绝在夜里给婴儿喂奶。
作者提出,3个月大的婴儿会发展出期待和延迟满足的能力。白天,母亲在喂奶前后会和婴儿进行互动或是有些亲密接触,婴儿对这种感受特别敏感。也就是说,在母亲延迟喂奶或是减少喂奶次数(和互动)时,有安全感的婴儿知道母亲并没有抛弃自己,他们知道下一次喂奶的时间只是被延迟了,母亲离开也不等于消失;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婴儿就会陷入恐惧,认为自己被母亲抛弃了。
也就是说与喂奶相关的一些互动,会给婴儿建立一些信念感和安全感,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可以信任母亲。
换言之,如果母亲和婴儿的互动没能给他们建立信任感和延迟满足的能力,那么婴儿就会认为母亲每一次离开就是消失,他们会觉得自己在情感上被抛弃了。这时候(在婴儿还未发展出延迟满足能力的时候)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就意味着他们的进食的愿望被剥夺了。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人会在梦里激发出一些潜意识里未能被满足的需求,并在梦里得到满足。所以很多婴儿会在睡觉时频繁活动嘴部。可以说,睡眠以及做梦可以使他们消除一部分饥饿感。
随着睡眠周期的改变,使婴儿逐渐适应夜间不被喂奶的新习惯。如今有些成年人依然保留着夜里吃东西的习惯,甚至有些减肥的人会习惯性地安慰自己“睡着了就不饿了”,用睡觉来克制自己的口唇之欲。
心理上的防御措施
研究表明,儿童会在经历挫折、意外等重大事件时快速入睡,书中提到一个15个月大的女孩在生病期间,常有医生去探望她,这个女孩就会因为想要逃避与医生接触而睡去。
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影视剧里,小孩子总是会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而大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也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这一切都是人(孩子)出于本能的自然反应,而非有意识的决策。
从这一角度来看待睡眠,会发现睡眠其实也有一部分保护人们心灵免受伤害、或是把伤害程度降低的功能。
因为人在清醒的时候感受到的痛苦总是很漫长难熬的,但是倘若能快速入睡,那么梦境总会重新对现实进行重组,这样睡眠过程就会比清醒的时刻要更加“愉快”。
睡眠不仅在生理上起到了修复、促进健康、养精蓄锐的作用,在心理上也同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起自己的自我保护机制。
醒来的意义
母亲会希望婴儿能尽快适应和自己同样的睡眠周期,所以渐渐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或直接拒绝夜间给孩子喂奶。这样做也的确会令婴儿逐渐接近成年人的习惯。
亲密感的建立会使婴儿逐渐发展出信任感、期待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但是如果父母平时和婴儿的互动不够频繁,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亲密感,那么他们就觉得自己会被抛弃。
也就是说,孩子愿意入睡、也愿意在清晨醒来,其实是出于对身边环境有所期待的。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的连结未能实现,那么孩子也就没办法独自面对分离。
这样的孩子既不愿意入睡,也不愿意醒来,因为他们害怕入睡后父母就不在身边了,也害怕醒来后看不到父母。
所以有些孩子会在醒来后第一时间环顾四周,然后才会大哭,是因为他们需要测试父母有没有发现自己醒来了,以及他们的哭泣行为,对父母有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会不会吸引他们在第一时间出现。
这就是孩子不断确定自己是否被爱包围的行动。很有趣,也很值得研究。
相比成年人的行为,也是如此。职场人如果在周末没有自我期待、没有自主安排一些重要的事,他们往往就会选择关掉闹钟继续睡觉,即便他们的日常工作并不需要熬夜、加班。
许多父母只要经济状况允许,就会给婴儿设立独立的房间,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既可以保证自己睡眠的完整性不被干扰,也能促进孩子的独立性,尽快学会分离。
但是“健康”分离的前提是,孩子懂得入睡和醒来从来都不会影响父母对自己陪伴的时间。反之就成了一出闹剧。
睡眠的特征之一就是保留其完整性
作者提到“在睡眠的定义中,不被唤醒就是睡眠的一部分。另外允许别人唤醒自己的人与不允许的人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如果说睡眠可以让人逃避一部分他们在清醒时必须面对的痛苦和挫折,那么这个睡眠过程就不能被打断。
同时,有些人对于醒来后第二天的生活有所期待,有些人对此没有任何期待。这也决定了人们是否允许被他人叫醒。
不允许被叫醒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自己可以完全把握睡眠的完整性,他们认为自己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来自我修复和调节,但实际上是儿时对醒来没有期待的感受使他们不允许自己的睡眠被他人叫醒或打断。
很多人痛恨起床后必须要做那些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而更爱睡眠。比如做早饭、赶地铁、工作或是送孩子上学等等。
和这些不喜欢做的事情相比,睡眠就是少有的能够不被干扰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因此,那些自认为一直在做出牺牲的人多半是不允许被他人唤醒的,而是要么一觉睡到自然醒,要么就是被自己定的闹钟唤醒。
睡眠障碍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睡眠障碍,是因为他们需要父母(尤其是母亲)一直陪在他们身边。那些长期被母亲抱在怀里入睡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他们对于母亲的离开、无人陪伴的入睡更加焦虑不安。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还会出现因过度清醒所导致的失眠现象。许多人都会充分利用失眠的夜晚来处理工作,这种情况下工作效率还会很高。
在独处、头脑清醒的夜晚,人们总是会冒出一些平日不会出现的灵感和创意。工作能力的提升、创意的迸发都会促进人们得到他人的认可。
在大多数人不愿工作的时间内处理工作内容的极少数甚至是个别群体,总是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称赞。
还有一点,由于夜晚的来临会使那些白天未能创造任何价值的人感到焦虑,所以只要拖延上床睡觉的时间,似乎这一天就还未结束。
人们计算一天结束的时间与准备上床睡觉的时间相关,而不是看一天当中的24小时有没有过去。
所以尽量在夜晚“抢救”回来一些能够创造价值的时间,对相当一部分失眠的人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尽管,这样做,会令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在第二天感到疲惫不堪。
换言之,失眠成了一个人未能度过圆满的一天(或是某些事情没有被妥善处理)的一个结果,所以熬夜做事似乎就成了一种补救措施。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我们会发现,能够早睡早起的人也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他们不会在早上不愿醒来、也不会在白天无所事事、更不会在夜晚尽量熬夜延迟睡眠的时间。
执行“入睡”的决定
能够安然入睡,意味着人们当天对自己的经历、情绪、感受和表现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失眠则会引发懊恼、悔过、内疚等情绪。
有时候人们必须通过看剧、看电影、和朋友聊聊天、甚至喝点酒等转移大脑注意力的行为来促进“睡眠”,因为对经常失眠的人来说,如果不做任何事,那些负面的感受很容易涌上来。
所以他们必须做点什么来占据自己的大脑,使它无暇顾及自己的负面情绪,遗憾的是,他们也降低了自我反思的意识。
还有些人会长期依靠安眠药来入睡,而对内心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视而不见,试图用安眠药来简单解决掉“失眠”的问题。
但是导致人们失眠的那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处理,安眠药的使用也像是成瘾行为一般存在着。
由于成年人都体会过失眠的痛苦,所以有些家长也会偶尔希望孩子尝尝无法入睡的滋味。比如当家长想让孩子睡觉时,会说“放下玩具、别玩了,赶快闭上眼睛睡觉”这样的话。
但其实成年人在自己还不想睡觉的时候,是很难在他人的“劝说”下快速入睡的。而当孩子沉迷于动画片或游戏里的时候,家长只是希望孩子能够中断他们手中正在做的事情。
言外之意就是“第二天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你本该快点睡觉,但这么晚了却还在玩游戏,这真是太不应该了,所以我需要执行父母的权力,命令你停止游戏,并上床睡觉。”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有些家长把上床睡觉当作对孩子的一种惩罚,但真正的惩罚其实是让他们清醒地在床上待一段时间,而不是睡眠本身。”
这样说来,其实父母是希望孩子能够在执行父母决定的同时,即进入睡眠状态之前,躺在床上进行一些自我反思。至少能想明白为什么父母不让自己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最后
前文我们提到对于婴儿来说,有时候入睡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行为。但是这个自我修复的过程最好不要被打断,一方面婴儿需要在父母(多半是母亲)的互动与陪伴下,建立起对亲密关系的信任感以及对自我需求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否则在睡眠过程(也就是自我修复时)中,他们是不允许被唤醒的,因为这将无情地打断他们自我保护的行为。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和孩子的睡眠,以及如何应对自己及孩子不愿入睡或睡眠障碍等问题,都会对孩子的睡眠状况及习惯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只是这些影响不容易被察觉而已。
其实关于入睡、失眠、睡眠障碍、醒来等话题,我们能够探讨的内容非常非常多,但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阅读《我们为什么睡不着》一书。知识点、信息量、趣味性、可读性都很丰富,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研究报告,以供我们深入了解和分析睡眠、失眠及醒来的种种原因。相信看过后,你也会对睡眠这件可大可小的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