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日恰好的时候,总不肯安分下来,都是阳光在作怪,怪你过分美丽。
并没有特别值得去做的事情,只是不想辜负了春光,总想走在阳光里,或许是任性,但不妨彻底任性下去。
得益于阳光,那些深藏于心的思绪没了去处,深深浅浅的浮在阳光里,闪耀,实在闹人。
无妨,就把这些心事写在阳光里,或许答案就藏在阳光里。
那天和朋友聊天也谈到这个问题,我的不安困惑早就有了答案,我只是在寻找一份达到这答案的力量。
作为一个混迹于瑜伽圈,也断断续续教过不少瑜伽课程的瑜伽教练,最近突然感到莫名的挫败以及不确定。
我看着那些走进瑜伽教室,练习瑜伽的学员们,心中充满了怀疑,我真的帮助到她们了吗。
我一直希望在瑜伽教室和瑜伽练习当中学到的东西可以真正的影响到她们的实际生活,我不确定我是否做到了这一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总会有很多莫名的想法滋生,尽管害怕这一切可能是妄想,还是想理清一切发生的源头。
想着参加我课堂的学员们,看着那一张张脸,看着她们的一次次练习,在某个瞬间这样的念头闪过:我们必须先成为一名诗人,然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瑜伽老师。
诗人赞美一切,热爱生活,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这一切就如同一位优秀的瑜伽老师要做的那样:发现身体,肯定身体,重新以诗意的眼光发掘身体的美。
这些关于身体和瑜伽的想法源于此前的一场设计展,看到那些日常用品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现,就好像看到了奇迹,那一刻深深感受到设计的力量,而人是世界最伟大的设计,作为人设计出如此触动人心的作品,那么作为作品,作为创造的人,又是怎样的奇迹。
把人作为一种创造来看,构成这作品的核心元素是什么,居于世间的人们在以怎样的方式解读自己,和世界产生共鸣。每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创造存在,这种原创性,呈现于世人眼中的独特表达方式,种种让我深思,然而深思过后,我得到的是满满的恐惧,这其中包含两个最深的恐惧和不安。
第一个不安:作为创造存在的每个人,当她们来到我的课堂中,我是否把她们当做了不完美的瑕疵品,看到的是各种问题的存在;第二个不安:以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每个人,当她们来到我的课堂中,我是否对她们的身体和心理给与了足够的尊重和关注。我知道呈现在我眼中的每个人,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塑造了她们,就像每一个设计品是设计师独特生活阅历的表现,而我是否能够透过躯体领悟背后的一个个故事。
如果说有谁能比作品更能了解自己的唯有设计师了,我意识到唯有自己才足够了解自己。在成为一位优秀的瑜伽老师之前,我必须成为一名诗人,我要学会赞美的艺术,我要引导每个参与到瑜伽练习的学员们先看到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存在,重新发掘身体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