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范仲淹传有感(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范仲淹传有感(二)

作者: 无情boss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11:56 被阅读299次

1015年3月,27岁的范仲淹,连续通过了省试和殿试,登上了进士科。范仲淹在中第后,作了一首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百花春满路,三月雨随车。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这次考取进士的人,没有先前已经成名的人,全部都是寒儒俊才。

不久,范仲淹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事。广德军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广德县,军与州的大小同等。这个地方距江苏、浙江交界处不远,正好与范仲淹的老家吴县之间隔着太湖。司理参事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职位,从九品。这一类的职务一般都是入官之初担任的。范仲淹获得派职后,很快就从朱家把母亲接来,但他并没有忘记朱家的养育之恩。他考进士时是以朱说的名字上榜的,将荣誉留给朱家,也算是对朱家二十多年来的养育教诲之恩有所报答。在改回范姓后,他与朱家仍情义甚笃,处处照顾朱家。随着他地位的逐步高升,反而更加用力回报朱家的恩德。

范仲淹处理事务极为认真,绝不徇私枉法。他敢于直言,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几乎每天都捧着刑狱案卷,与直属上司争论案件中不合理的地方。许多次上司被他气得拂袖而去,还时常拿职位来压制他,可他从不退缩,坚决据理力争。因此许多冤案得以平反昭雪,他们对范仲淹都感恩戴德。范仲淹还有一个习惯,每次与太守争辩后,回家必把两人辩论的内容记在屏风上。到他去其他地方任职时,屏风已被写得满满的,没有丝毫空隙了。

范仲淹还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在广德任职期间,他发现凡是没有学校的地方,百姓们都懵懂无知,没有人主动读书,也不知道何谓学问。于是他请来三位老师,开设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学堂,在当地大力提倡教育,鼓励年轻人前来读书。在范仲淹的努力下,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有不少人都取得了功名。南宋时,一个叫洪兴祖的人到此任官后,特地把范仲淹的画像恭恭敬敬地安置在学堂,要地方上的学子们,世世代代以他为先师,以感激他的恩德。

范仲淹从27岁开始任官职到37岁的十年间,职位并没有多大提升,都是级别比较低的官位。

张知白三年后被升为宰相,他为人很注重言行举止,从不为一己私欲而做出有害于国家的事情。官至宰相后他从不铺张浪费,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范仲淹闻知张知白的声誉,给他写了一封书信。范仲淹在上书中自称粗闻圣人之道,“知忠孝可以奉上,仁义可以施下,功名可存于不朽,文章可贻于无穷”,并表示自己“慨然有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他向张知白自荐,说自己对于“稼穑之难”、“狱讼之情”、“政教之繁简”、“货殖之利病”各个方面,“虽不能辨,亦尝有闻焉”。恳请投入张知白门下,以望获得机会受教,然后使“天下之道,可得而明”。他还提到了对现有职位的不满,现在派他到海边偏僻的地方,为国家监管盐仓。管松了,无人惧怕法令;管严了,又会变成害民、与民争利,整天与民斤斤计较。他处在“穷荒绝岛”,已经是人不堪其忧,还谈什么“言天下之道”呢。但是,张知白并没有对他的上书作出任何反应。

1023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正八品),总掌捍海堤工程。他立即从各处招来数万名劳工修筑堤堰。范仲淹以身作则,日夜和劳工们一起奋战在修筑工地,不管严冬还是酷暑从不退缩。他还非常关心劳工们的生活,和他们吃住在一起。

1026年8月,范母病逝,范仲淹闻讯悲痛不已,立即赴南都睢阳奔丧。按北宋规定,官员为父母守丧要27个月。范仲淹心中仍惦念着复工海堤工程,又给张纶写信,鼓励张纶坚持把海堤工程完成。张纶三次上书朝廷,自请知泰州府,负责海堤工程。1028年7月,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大堤终于修成了。为纪念范仲淹的功绩,百姓都把这条海堰叫做“范公堤”。

相关文章

  • 2021-10-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诗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

  • 古代爱国之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范仲淹传有感(二)

    1015年3月,27岁的范仲淹,连续通过了省试和殿试,登上了进士科。范仲淹在中第后,作了一首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

  • 我的笔记之六 范仲淹的名言

    说起范仲淹的名言,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寄托了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 一代名臣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的名句,大概也最能体现范仲淹为官做事的原则。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 读《渔家傲·秋思》

    提到范仲淹,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臣形象。或许不鲜为人知,但是范仲淹亦有戍边御...

  • 品宋词「御街行」——范仲淹

    范仲淹想比大家都认识,因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流传千古。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

  •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中国文人的基因里,好像就没有快乐二字。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明白,古人最高的理想是“治...

  • 范仲淹

    提到范仲淹,最先想到的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句千古绝唱不但令范仲淹成为文人士族的榜样,更是成为...

  • 春水说新语56—教子楷模范仲淹和谢安

    上忧国家,下教子女。 一代宋臣范仲淹,教子戒奢维家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范仲淹传有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aq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