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每天写1000字心理
如何“与恐惧共舞”?(中)

如何“与恐惧共舞”?(中)

作者: 林深见鹿2016 | 来源:发表于2016-08-07 07:30 被阅读101次

引言:  恐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绪,也是最让人痛苦的情绪之一。  “与恐惧共舞”包括承认、接受、分析和改变四个步骤。

如何“与恐惧共舞”?(中)

 昨天谈到了自己处理恐惧经历,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共鸣,有同学留言说,“文章让我想起了你大学时胆小、不敢和男生说话的样子”。还有朋友留言道,“我一上台发言,就大脑一片空白,到底要怎么办呢?”

 到底要怎么办呢?这是个好问题。当你开始思考怎么办的时候,就是问题开始解决的时候。我们很多看起来“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都是一次次不愿意正视,强行压抑的结果。

曾经接待过一个女性来访者——晚睛,她会在看电视时,突然感觉到剧烈的恐惧,全身发抖、心跳急促、呼吸困难。这种突如其来、无法理解的恐惧让她感觉“自己要疯了”。为了让自己“不发疯”,她会试图用意志来压抑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不要怕,没什么可怕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恐惧更加的强烈,强烈到她无法承受而想要杀死自己。家人虽然关心,但并不能理解恐惧背后的心理过程,就会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她——“这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电视吗,都是假的”。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就是这样被父母和家人“安慰”的。我们怕狗,得到的回应是“狗有什么好怕的,离它远一点就是”;我们怕打针,得到的回应是“打针有什么好怕的,你看人家打针都不哭的”;我们怕与父母分离,得到的回应是“上学有什么可怕的,哪个不上学啊”……如此种种,这样的回应一方面让我们不得不自己面对各种恐惧、从而变得勇敢。另一方面会让我们在处理恐惧情绪时,延续父母的模式“没什么可怕的”,简单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转移注意力,而不试图去理解恐惧背后的问题——我到底在怕什么?

有时候这样的模式是有用的,而更多的时候,这样的模式反而会放大和变形恐惧,甚至最终会形成让自己完全无法理解和处理的恐惧。晚睛的剧烈的、疾病式的恐惧就是这样来的。在一次次的共同探索中,我们发现,她的最初的情绪并不是恐惧,而是对某个长辈的强烈憎恶。从小受的教育让她不能承认这种厌恶感,于是,每次看到厌恶的对象时,引发的强烈不舒适感就被晚晴自己解读为“害怕”。因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尊敬和害怕常常是被混淆的,对长辈的害怕往往被视为对长辈的尊重,是道德品质高尚的表现。而如果憎恶长辈,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了。于是,晚睛不但没有机会去觉察自己的憎恶,反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恐惧”来替换它。几年过去了,晚睛已经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憎恶情绪,而是习惯地认为自己“很怕她”。后来,因为很特殊的原因,晚睛与这位长辈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方不再是她必须要尊重的人了。她的“害怕”还在,但“害怕”的理由已经不成立了,甚至这种“害怕”会让她觉得耻辱和无力——我为什么要害怕一个和我毫无关系且深深伤害过我的人呢,我也太没用了!这种耻辱和无力感,让她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害怕”,她暗示自己“我不应该怕她”,试图把“害怕”压抑掉。

但这一次她并没有成功,反而让害怕泛化——扩大到看似完全无关的领域。有一天,晚睛在看一个音乐节目,当一个和那位长辈一样,留着短发的歌手出场时,晚睛突然“全身发抖、心跳剧烈、呼吸困难”,这让晚晴大惑不解,她把这种突然其来的状态解释为“我要疯了”,并试图控制它。这种控制有时候会成功,有时候会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晚睛越来越害怕“自己真的要疯了”,担心自己终有一天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巨大的恐惧包围着她,让她无法感受任何正性的情绪,生活对她来说,就是无法控制的恐惧和无法面对的失败,新的情绪——“抑郁”,随之而来。

当我们探索出,最初的情绪是“憎恶”时,我们就开始理清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心理机制。而理解是接受基础,当晚晴改变了内心对问题的定义,把“我不正常,我疯了”,变成  “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只要我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我就能找回正常的状态”,而“处理方式”是可以学习的。“我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意味着一种失控和无助;  “我知道自己出了什么事,我可以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意味着成长和重新找回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

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晚晴这样强烈的痛苦,但我们每个人都被恐惧折磨过。与恐惧共舞,首先要明白每一种情绪都是对自己的提醒,提醒自己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灵状态。面对恐惧,给自己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我在害怕”——这是承认;“我在害怕,别人也许会发现我在害怕,可又怎么样呢,害怕就害怕吧”——这是接受。当我们完成了这两步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恐惧居然消失大半了。如果我们还愿意继续深入地处理它,就找一个独处的时间,勇敢地问问自己“我在怕什么?”——这是分析,找出引起自己恐惧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源于一些非理性的核心信念。当我们发现自己非理性的核心信念后,如果能坚持完成第四步——改变。一种凤凰涅槃式的成长就发生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啦。明天继续聊这个话题的最后一部分——“我在怕什么”、“我要如何改变”。

相关文章

  • 如何“与恐惧共舞”?(中)

    引言: 恐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绪,也是最让人痛苦的情绪之一。 “与恐惧共舞”包括承认、接受、分析和改变四个步骤。...

  • 如何“与恐惧共舞”?(上)

    引言: 恐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绪,也是最让人痛苦的情绪之一。如何克服恐惧,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克服是指“用...

  • 如何“与恐惧共舞”?(下)

    引言:恐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绪,也是最让人痛苦的情绪之一。承认自己恐惧、接受自己对恐惧无能为力的事实,会让恐惧减...

  • 与恐惧共舞

    文/帆帆 1 前阵子在一次静心课上,老师要求每个人都要来一段独舞。 听到这个我就开始感觉到紧张害怕。当着20多号人...

  • 与恐惧共舞(2019056)

    拿驾照已经快10年了,按照驾龄来看算的上是老司机。 但是从开车的时间来算,我真的是一个很新的新手。 昨天孩子要去N...

  • 0334| 与恐惧共舞

    2022-10-01 国庆节 北京 有雾 有点闷热今天早上7点开了个会,然后听pioneer的峰会讲座,中午跟奶奶...

  • 小宇宙:《学习笔记——“在成长中与恐惧共舞”(一)》

    “在成长中与恐惧共舞”,这是3月17日,lily老师在成长部落群中分享的公益讲座,第一遍听,受益良多,但事后没有及...

  • 如何与压力共舞

    昨天刚刚看到一段很有哲理的话。 周伯通道:“那有什么分别?只要好听就是了。有的人的一生一世便是吃饭、拉屎、睡觉,倘...

  • 如何与“混乱”共舞

    “沙漠之狐”隆美尔、”亚马逊掌门人“杰夫贝佐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们除了都是名人中的名人这个共同点之外,另一个...

  • 一份闲情

    闲煮岁月,细品晨光,与清风中,漫步云端,风林共舞,爱到自然,笑看人生,与卑微中,活出精彩。 爱与日月同行,林与灵魂共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与恐惧共舞”?(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cl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