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曾想
公元501年,时任雍州刺史的萧衍奉命镇守襄阳。
齐国内乱中,萧衍看准时机,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创立梁朝。
同年,萧衍的长子出生,他为长子取名统,字德施,小字维摩。他希望这孩子心灵无垢,常怀慈悲心肠,恩威并施,以德服众。更重要的是——统一天下,结束乱世。
公元502年,萧统被立为太子。
公元516年,萧衍冠太子于太极殿。自梁建立,纷争不断,萧衍在内忧外患中操劳,唯一欣慰的就是太子萧统。
太子性本善良、德才兼备、仁义慈悲、心怀天下,还有天赐的一副好皮囊,仪容端美。
故事就开始于这一年。
这一年,萧统16岁,失去母亲的16岁。
贵嫔去世后,太子整个人消瘦了几圈,常常不带侍从在古玄圃静坐,一坐就是一天。
初秋某日,他支开太监和守卫,信步走在园中。
古玄圃改建时考虑到建康夏季酷热,冬季阴凉的气候特征,在玄湖附近种植各色乔木花草,湖上横亘一座拱形石桥,非常适合春夏泛舟赏花。湖下修筑结构特殊的排水通道,确保冬季来临前湖水泻入宫外的延河支流。如此,建康城连年未遭遇干旱。这也是百姓对当朝太子交口称赞的原因之一。
他爱这江山,爱普天之下的众生。可偏偏天生一副与世无争的心态,弟弟们为博父亲欢心拼尽全力,他却不屑于一时半刻的龙颜大悦。
夕阳柔和的光线倾洒圃中,周遭清净玄妙,山水掩映出一道寂寞。
穿过姹紫嫣红,他寻到了一处僻静之地。
千年古树歪着脖子笑他。
再行五十米,一泓沼泽静置,莫名染上星星点点的葱郁。
他讶异于眼前所见,冷不防瞥见古树下的小小身影。
他身边没有守卫,到底心虚,只得作势喊道:“何人?”
小小身影打了个寒颤,灵巧地跳转过来。
太子只想发笑。
那人骨架甚小,宦者服穿在身上拖拉得要命,尤其是那宽大衣袖,挽个十层八层都不过分。
那人头戴侍者帽,脸孔白净如玉,细长的眉目间勾画着受惊的神情,清瞳道尽无垢的魂魄,片唇微抿,天然一段明澈。
那人不等太子开口便要逃跑,可惜过长的衣衫终究束缚手脚,没跑两步就摔在地上。
“奴、奴才……求殿下恕罪。”
萧统一把抓起那人的左手,只见白皙的掌心里散落着几枚花种。
“私闯民宅都要受罚,何况是太子私园。”他装模作样道。
那人吓得一直哆嗦。
萧统唇角勾起:“这样吧,看你年纪轻,本殿不会重罚。就罚你在一个时辰内采到九九八十一种花草。”
那人似乎送了口气:“就这样?”
“就这样。”
“奴才斗胆,想借太子心爱之物一用。”
“准。”
月穿云,星晦暗。
萧统只身坐在清凉亭前,闭目诵经。
梁建立以来,奉皇帝之命修建过大大小小几百座寺庙。而对于足够虔诚的太子来说,神明不在庙里而在心里。
“殿下。”
那人平静的嗓音划破了他心里的净土,他不耐烦地睁开眼睛,撞上那双耀眼荷目,只一眼便能洞悉到一尘不染的心。
“殿下请看。”
目光下移,他看到了一幅山水花草图。
以古玄圃的清幽山涧为背景,用挥洒细致的笔墨描摹数十种花卉珍草。
牡丹雍容华贵,月季爽朗清雅,水仙娇嫩刚正,芙蓉艳丽奇绝……
花海无边,他却独关注角落。
角落里,沼泽中坚强挺立的蝴蝶形状的蓝紫色花瓣,孤傲又绝望。
他问:“这是什么花?我从未见过。”
那人望月出神:“这是鸢尾,很悲伤的花。”
夜色渐浓,那人想起了什么一般,起身拍拍尘土。
“你要走了吗?”太子漫不经心地问。
“奴才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望太子殿下恕罪。”
萧统哭笑不得。他只想捉弄捉弄面前的人,并非刻意刁难。
“下次再见你,希望你不要再借宦者的衣物穿了。”
“月祈郡主。”
那人脸上沾满羞愧,逃命似的跑了。
皇宫毕竟不是能随便出入的地方,能进入太子私园的也必定是皇亲国戚。
一个时辰之内,他的心腹鲍邈之已经打探出了那人的身份。
果不其然,她是两年前被皇帝亲赐封号的郡主,也是陈庆之将军的掌上明珠泠鸢。
那时萧统不曾想过,泠鸢在他生命里占据着怎样的意义。
殊不知,那一双清眸,由此流连在心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