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以上告诉我们要心如止水,克制爱憎,才能了无羁绊。嘴上说出来得话都是十分轻巧自如的,但要躬行起来确实实打实的难。
这些话,以前被我奉为神袛,现在慢慢也有点儿经历,才知道爱与憎,是这辈子都逃不掉的紧箍咒。
人的情绪情感是很难由人自己控制的,所以我们才那么希望能够成为情绪的主人。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便想找个人,从他身上汲取一点儿能量,来支撑自己,好让自己不那么孤单无助。实在不行,好好睡一觉,或者是找本小说,把自己扔进书里去。也许都会好一点。
贴段昨天看到的话,来自《沉默的大多数》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座鸡窝。想当年,我在军代表眼里也是很低下的人,他们要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强加给我,也是一种脑移植。菲尔丁曾说,既善良又伟大的人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这种脑移植带给我的不光是善良,还有愚蠢。在此我要很不情愿地用一句功利的说法:在现实世界上,蠢人办不成什么事情。我自己当然希望变得更善良,但这种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更何况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善与恶为一,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何为善?所以他们要求的,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清晰记得,两年前看这本书,云里雾里很是不懂,两年后再重返,竟然懂了点味道,看来这两年还是有些长进的。也许再过两年,又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