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随需20151107

阅读随需20151107

作者: 大图图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15:47 被阅读5次

                    阅读:随需

     立冬。风,冷。适于在暖暖的家中,捧一本书,静静品读。

      却遇周一。堵,忙。抽空看完今日报纸,已是奢望。

     午间终于可以抽空,分享阅读三四事。

     其一,前些日参加了一个读书社团。填表,最喜欢的书:我填《金庸全集》。交谈中发现大家读《光荣与梦想》,《罗马人的故事》,《三体》......我汗汗汗然后呵呵,不说别的,我是怕穿越言情小说没人看啊(偷笑中),毅然决然保持每天一小时以上时间,继续读着《西月锦绣木槿花》之类。

     其二《蹉跎岁月》、《孽债》的作者叶辛,来我们的城市进行了一场阅读讲座。喜欢叶辛,因为他的字曾伴随我的青春走过,而且那段历史,我并不陌生。更重要的是欣赏他接地气与平淡的人生态度。据说关于养生,他还颇于心得。插队10年,懂点儿中医,总觉得看他就像儿童时代看到的赤脚医生。

    他在讲座中说:

    读书作用于人的心理,它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品位和风度。

    不会去整体荐书,因为阅读是因人而异的。如运动和瘦弱女孩喜欢的作品是不同的,人必然要读书,但读什么书,是比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更个性化的事情。

看过《三重门》、《小时代》,并不排斥《网络小说》等碎片化阅读。

其三,专栏作家王溱在《半岛报》撰文:阅读不光是文人的事。指出很多“领读人”是文人,推荐的书藉多是文学作品,推荐的作者多是著名文艺家。

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和需求因人而异。读文艺书固然好,但有些人对文艺并不爱好,反而愿意看些“杂书”。而这些所谓不入流的书未必就不上了“层次”。

其四旅美双语作家严歌苓却说:“读书不能只靠兴趣,必须有计划地大量阅读经典”,看来,哥大硕士品味自有学院派的高大上浸润其中。

草根如我,也有阅读观:严重同意“随需”。

如同饮食营养,缺啥补啥,需啥补啥。青少及求学阶段,系统和经典阅读应该是正餐,但偶尔看点儿百家讲坛、金庸梁羽生,未必就能灵魂和知识缺钙。  我的历史知识先来梁羽生,后来自教科书,然后又追寻《大历史》等,目前主要来自穿越与野史还有碎片,暂没见知识错乱症出现。

青壮年工作生活两头担负,这时则需要专业的补充阅读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还要做必须的心理减负阅读,即使掺些杂书辅读,如同香叶大料,一样可以增加生活的趣味和专业的灵巧程度。

而年老之时,阅读那更是随需、随性、随心。

另外:光读不行,还需多走,多思。让阅读立体化,生动起来。阅读,重要的不光是读,还要改变思想的方式和方法。

所以阅读:关键是能读、会读、坚持读!  

相关文章

  • 阅读随需20151107

    阅读:随需 立冬。风,冷。适于在暖暖的家中,捧一本书,静静品读。 却遇周一。堵,忙。...

  • 20151107

    今天计划去亲戚家,打算拼车到目的地。在去的途中,快到目的地时,司机询问是停在边上还是送到目的地。母亲走在后座,我这...

  • 20151107

    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珍惜

  • 创业公司的“50人瓶颈”

    阅读本文需耗时7分钟原文链接: Why Startups Fall Apart at 50 Employees 随...

  • 《奇迹号·科学本周》20151107

    物理学 测量中子的电偶极矩的新技术。物理学家尝试用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新技术探测中子的电偶极矩。磁矩不为...

  • 阅读随

    有幸拜读了知名生涯导师赵昂的大作《在人生的拐角处》收获很多,正如书中所说:转角处之所以惊艳,因为顺着原来的道路...

  • 李文全随拍:心情芬芳,犹需阁楼掩映

    李文全随拍:心情芬芳,犹需阁楼掩映

  • 老刘心语(903):随

    每一个人的幸福,一半需争,一半需随。 争,不是与他人,而是与困苦。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

  • 教师需阅读

    学校成立了读书会,参加读书会的教师每天在读书会微信群里发所读书目和阅读感悟。刚开始教师们的热情挺高,都按时发送,一...

  • 因为乐意所以不急

    20151107 这日子…… 在小姨家呆了三天,却感觉好像过了三个世纪一样,那种“毕业了就真的失业了”的感觉好强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随需201511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j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