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秘诀:主动、自由(1)
学习好的学生都有共同的特质,学习主动,比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而学习差的学生就是学习非常的被动,所有的时间都是被家长的各种补习班填满。
大多数学习成绩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就会自认为孩子的知识基础掌握不够牢固,需要额外的补习。小王的父母都是老师,她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下的水平。每一天放学回到家或者是各种节假日的时候,小王的母亲都会给小王辅导作业,尤其是各种资料的辅导。小王母亲的辅导是看着孩子学习。母亲监管式的学习,让小王的学习非常的被动,而且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只要父母不在学习现场或者有了自由支配时间的时候,小王都会选择不学习。小王遇到不懂的题目的时候,母亲就会不厌其烦的给小王讲。所谓的讲题目,就是母亲一步一步的给小王说着解题的过程,孩子一字不漏的写上。孩子完整的写出,孩子的题目就认为是讲清楚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监督的过程,没有孩子的自主性。每一次考试结束后,小王的成绩不升反降,父母感到非常的绝望和失望。父母认为给孩子付出很多,孩子却没有能够在考试中显现出来。父母却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没有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没有给孩子自我反思和咀嚼接受到的东西。孩子接受,了什么知识点,都原封不动的存在某个地方,等到时间足够了,什么都忘记了。父母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就是用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处于忙碌中,认为忙碌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勤奋,效果会更好。却不知道,忙碌让孩子失去了自我,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欲望。
还有一个学生,学生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父母听从别人的建议,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在于孩子做的题目不够多。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要做的题目足够多的时候,孩子的成绩自然会提升。猛然一看这个观点好似正确的,却忽视了一点,题目做的多的前提是孩子是主动的去做,带着大脑去做,而不是什么也不懂,不懂装懂的做试卷。做题的目的是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为了做题而做题,只会浪费时间。让一个孩子成绩提升不了的原因绝对不是题做得不够多,而是题做得不精,做得不够认真。如果能够把老师讲的每一道题认真的做会,做透,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都很难。做会做透的过程中,孩子自己投入了时间,自己投入了时间,自己进行消化,题目融入了孩子的思维中,而不是把题目留在大脑中,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孩子的成绩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的就是让孩子针对出现的问题,一点点的去突破,一点点的看见孩子的变化,而不是把做题看成救命的稻草,把做题看成是唯一的法宝。让孩子忙碌、被动的学习都是低效的,没有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