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城市故事想法
道德经【32】:道家始祖已在终点恭候多时

道德经【32】:道家始祖已在终点恭候多时

作者: 空山一鸣 | 来源:发表于2019-11-15 05:4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也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一、原文(通行本)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二、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真朴的,它虽然很小,但是普天之下没有什么能支配它。侯王如果能够遵循“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自然会归服于他。

    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会自然均匀。万物生发,有了各种名称和制约,既然有了名称和制约,就要学会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才可以避免灾祸。

    万物遵循于“道”,如同河流溪水归于江海一样。

    三、拓展思考

    老子是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几乎是浑然一体无懈可击的,而西方的部分哲学理论,往往会陷入“不攻自破”的怪圈。

    这也是《道德经》两千多年来,仍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之一。《道德经》是老子留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宝贵的财富。

     老子对“道”的描述一向是严谨的,“道”恍恍惚惚,玄奥深隧,似有似无,无法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老子在阐述“道”的时候,通常是轻描淡写、飘忽不定、慎之又慎。 

     例如: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了,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不知如何形容它,就勉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道”。

    老子在本章开头讲:“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上文讲到,老子不知如何形容“道”,就勉强给它起了名字叫做“道”,因此,“道”是永远没有名称的,只是老子为了方便描述,勉强起了个“道”的名字。

     朴虽小,“朴”代表“道”的一种状态,是天地形成之前,混沌未开,最真朴的状态。那么“小”字怎么理解呢?

    大家都知道“宇宙大爆炸”的学说,宇宙形成之前,只是一个奇点,它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在奇点上,物质只能以微观粒子的状态存在,任何物理定律都会失效。

    本章老子将“天地形成之前,混沌未开的状态”描述为“朴虽小”,一种真朴而又无限小的状态。老子的看法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理论似乎是相通的。

     老子那个年代,天文学并不发达,能有如此高妙的看法,足见老子超群的智慧。

     著名物理学家朱清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科学家费劲千辛万苦爬上山顶时,佛学大师却在此恭候多时。”

     这句话发人深思。“朴虽小”之于“宇宙大爆炸”,何尝不是“当科学家披荆斩棘向上爬时,而道家始祖早已到达终点”的道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32】:道家始祖已在终点恭候多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mx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