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和事佬”,也能让劝架变得简单
1
一天,我在座位上一边给学员回复信息,一边听见会议室里,阿欢和小辉在争论不休。
他们在策划一档与知名作家对话的节目,可是内容如何呈现却迟迟定不下来。
老板给我个眼色,让我进去看看怎么回事。
我走进会议室,发现他俩并没有要结束的意思,反而越吵越凶。
阿欢说,节目不仅要反映作者对新书的解读,也要呈现出作者平日里的另一面,走煽情路线。
小辉却非常反对这个方案,毫不客气地说:“按照你这个思路做出来的就是个垃圾节目,根本没人愿意听。”
阿欢的脸憋得通红,声调高了八度:“你说谁垃圾节目呢,是你让我提建议的,我告诉你,我才懒得管呢!”
眼看两个人就要谈崩的时候,我发话了:“我大概明白你俩的分歧了。”
“阿欢一直是电视节目的策划,所以通过不同角度来展现一个作家的面貌,是完全可行的;小辉你呢,考虑的是做一档不同以往的节目,想要让人们眼前一亮,所以必须打破常规。”
听着我这番话,两人几乎同时在点头。我接着说:“其实你们的思路都没毛病,不过我希望你们能考虑另一件事,做这档节目的初衷是什么,或者说你们希望通过这档节目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嗯,我的初衷就是做一档很特别的对话节目,可是如果让一个作家在短短十分钟时间里什么都讲,反而重点不突出了” 小辉说。
小辉的这番解释开始让阿欢反思自己的策划案。阿欢说:“那我的方案可能确实有点背离初衷。”
争论的一方开始反思自己,就意味着这场争论基本被化解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被说服的一方完全服气。
所以我接着对阿欢说:“阿欢,小辉的立意很大,他希望把这个节目做出巨大的影响力,所以这档节目本身的延展性会很强,影响力做起来了,你的这套方案也就可以落地了,并不是不好,是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阿欢听了,终于把眉头舒展开了,还露出了一丝微笑。
2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扮演调停者的角色。调停的目标与方式同等重要。
有的人认为,只要让双方别再吵架了,就说明调停成功了。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不再吵架很大程度上只是暂时妥协,或者懒得再去争辩,可分歧仍然存在。
调停的目标是,先找到争论的最大公约数,然后让双方审视,各自的方案距离这个最大公约数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当一方或双方能从自身发现其中的差距,那么充分理解并接纳对方的立场也就变得容易一些。
小辉和阿欢争论的最大公约数是,打造一档有巨大影响力的节目。这也就意味着,不能按照以往做节目的思路去策划,节目形式必须独特,内容必须有创意、有传播力。
我作为调停者,必须提醒他俩不能偏离了这个最大公约数。始终围绕最大公约数进行讨论,才是有意义的讨论,否则很容易发展成情绪宣泄甚至人身攻击。
目标明确了,接下来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调停。
这里提供三点建议。
第一,调停者不是和事佬,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也不能笼统地说“你们都有道理”这种话,而是能真的站在他们各自角度,以他们的背景身份来看待一件事。比如说,我站在阿欢的角度,首先意识到她有做电视节目的经验,那么电视思维会比较强;小辉呢,更了解互联网,他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更受网友欢迎。当我把对他俩的理解表达出来以后,就会赢得他们的信任,便于接下来的调停。
第二,调停要有利于结果的推进。调停者除了安抚双方情绪,还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让双方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只有建立共识才能推动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让目标实现。也就是说,调停者需要有自己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立场,偏离立场的调停只会让双方满足于表面的妥协,而忘记了如何实现目标。
第三,让被说服的一方也能获得价值认同感。不论谁,被别人说服都不会太心甘情愿,因为这意味着自己输了,会有挫败感。作为调停者,很必要考虑到被说服一方的心理变化,及时承认他的观点具有很大价值,并帮助对方勾勒出未来的愿景和可能性,而不是在原地纠缠。
比如我说“阿欢的创意很不错,只是眼下不适合落地,不过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当然,做出这番判断必须基于对形势认真的分析,不能为了安抚而安抚。
3
调解完阿欢和小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一看是伊丹的电话。接通以后,伊丹并没有说找我什么事,只是想要马上见我。
伊丹走进我办公室时,脸色有些难看,想必刚刚跟别人动了气,情绪还没有平复下来。
深入交流后得知,她做的一档付费节目在结算费用时,没有拿到对方的结算明细,她觉得,对方或许暗中克扣了她应得的一部分钱,于是向我求助,该怎么跟对方交涉,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
半个小时后,伊丹说说笑笑地走出了我的办公室,我陪着她走到楼下,送到车上。临走时,她对我说:“我现在好像一点也不生气了,反而觉得很轻松。”
想必你很想知道,我跟伊丹说了些什么。其实简单,我仍然按照前面讲到的关于调停的思路,让她发现了之前一直被遮盖的东西:
更清晰的目标、被认可的价值和更合理的期待。
五天后,我又接到伊丹的电话,得知她顺利地跟对方要到了属于自己的收益,她开心地说:“原来,换一种方式,可以有这么大的不同。”
纷争,每天都在上演。身在其中时,不妨做个旁观者,看看能否做自己的调停者。
先认可双方观点的价值,确认清晰的目标,像达成目标推动,给被说服的一方合理的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