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随着年龄的变化(残忍的,事实的说法是年龄不断变大),节假日在我心中的感受,也在快速改变,尤其是最近一两年。
小时候,所有名头的节假日,在我看来都差不多,都是有假放,有吃的,有玩的,当然,免不了还要帮父母做各种农活……但真的无忧无虑,很有趣。
后来,从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湘西县城,去武汉读大学,一直到去年,所有的假节日,给我的最大感受:
不怎么好玩,但就是要回家,多回家,多看看父母,多陪陪他们说说话,偶尔他们有农活要做,我一定主动陪在一旁,只为跟他们多待一会。
2018年,节假日多回家的想法没有大改变变,只是相比之前,归属地多了一个。
对,爱人的家我(们)也得常回去,事实上,如果回了湘西老家,无论时间长短,我肯定会去那边一趟。
这跟我们去年领结婚证有关系,但真不是最大的原因。
我觉得,自己真正开始懂得思考,开始正视男人常有的盲目乐观,开始想事儿,想自己的,也想我们自己小家庭的,想自己的未来,也想小家庭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于是,2018年,我变得特别珍视节假日,看离家时长,看父母近期情况,能回家就争分夺秒的回家。除此之外,更多的,我会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利用假期完整的时间,做平常没空做的事情。
比如刚刚过去的五一三天,第一天用来社群学习和交流,第二天用来阅读和写作,第三天和亲爱的还有朋友吃饭,然后运动。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特别享受和美好。
老实说,这种享受和美好,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更不能代表大多数女生的想法,因此,如果你是两个人,请一定记得把你的计划和安排,提前跟爱人沟通,达成共识。
就像我跟我爱人一样,五一如此安排,虽然是我极力推荐和争取,但最终她表示赞同,并且我们的确也享受这样的方式和内容,而我知道,近乎007的所有战友,应该也都一样,这便是环境的力量。
最后,回到今天五四青年节,我从深圳赶往郑州参加新公司培训,一天时间几乎都在车上。
路途中看了一本书,听了很久音频,也想了很多事儿,其中一个,就跟五四相关,跟年龄相关。
在新公司的新团队里,16位同事,我作为90后,90年,居然已经是最大的了。
擦!——原谅我惊吓地爆下粗口。
一周前,在上家公司,我还是是偏小,顶多算主流年龄,谁曾想,现在面对的都是小自己至少两岁的同事。
最初,这让我惶恐和难过。
惶恐我是不是年龄挺大了,我是不是落后了,我怎么还跟比我小几岁的人做着一样的工作;
难过我是不是掉队了,被抛弃了,我怎么还拿着比我小几岁的人差不多的工资;
……
但很快,我意识到,感慨一下可以,自嘲一下也行,反思一下也很好,但如果是感伤和痛恨,痛恨自己,痛恨别人,痛恨这个时代,那真的就是自己的问题。
首先,这种情境只会越来越不可逆,再说,90年的我们,的确也不小了。
其次,年龄分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我们心态要努力保持年轻,活出精气神。但是,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是未老先衰,早早认命,把一切不顺归为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
再者,即便是同一份工作,同一个岗位,加入的原因不一样,想要的未来不一样,看待的视角不一样。
因此,把自己的经验和优势发挥出来,体现自己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给更年轻的他们带去鼓励和一定的分享,影响和带动一些人,发掘一些人,这才是对的想法。
最后,我想说,2018年的五四青年节,提醒着我们每一位90年的90后,真的不小了。
多想想自己想喜欢什么?要成为怎么样的人?未来要过怎样的生活?多思考未来……然后珍惜最宝贵的注意力。
把它先用到可以改变的事情上,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自暴自弃,不要随大流,不要妥协,不要给自己制造困难,不要证明自己一切都不行。
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进,跟昨天比,跟自己比,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真的,任何人都有改变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