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书的人,不论是否有无“读书节”,有时间就会坚持读一些,哪怕挤碎片化空闲也会读上几分钟。
无阅读兴趣和习惯的人,即使时间一大把,也会视书籍如粪土,一辈子也读不上一本书。
提倡“全民阅读”,理念是好的,哪怕阻力重重,亦应坚持。
读书的成效需要长时间去验证,短期内无明显的物质利益,所以,大多数人不愿去啃书本。
相比追求精神生活,人更愿沉浸在物欲里。
看看自己周围,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阅读?恐怕是寥寥无几。
以自我为例。说实话,读了十几年书,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出了校门之后,“谈读书”简直是一个笑话。
有了孩子之后,为了以身示教,才稍微改变一些。
在代课那几年,阅读是为了促进工作。
真正拿起书本并把它变成习惯,是写作使然。
现在,阅读已经成为习惯,哪怕读得少,也成为日常的一小部分。
阅读是好,可阅读的人太少。提倡“全民阅读”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国民都视阅读为正常,何愁国人素质不提高?
“读书节”已过去几天了,受一位文友文章的启发,略写上几句关于阅读的文字。
在阅读的路上,祝愿各位爱读书的文友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阅读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受益最大化是阅读本人。
不要说阅读没有用,还是阅读的不够多。只要啃读,你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能彰显出个人的阅读历程。
爱阅读的人精神是饱满的,一生都不会感觉空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