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为数不多的游记之一,也是一本让我一见钟情的作品。毛姆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本游记出发,带我们重新认识二十世纪初的旧中国许多的人和事。
音频选自喜马拉雅,虽然朗诵者咬字不是很标准,但款款道来,别有一番感觉,是非常独特优雅的朗读。
(这是本书最后一篇文章了,谢谢一直以来您的赏读。)
58. 祭神
她是一位老妇人,脸上皮肤干瘪,布满皱纹。灰白的头发上插着三支长长的银簪,弄成一种奇特的头饰。
她穿一身蓝布衣衫,上面是一件破旧的单褂,打了补丁,下边一条只到小腿的裤子。
她光着双脚,但其中一只脚上戴着一只银镯子。
很显然,她的生活十分贫苦。
她不胖,但也还结实,年轻时想必能吃苦干重活,而她的一生也就是这样度过的。
她以一种老年妇女特有的沉稳步子从容地向前走着,臂上挎个篮子。
她一路走到下面的港口;那儿停满了漆成各种颜色的帆船;她的目光好奇地落在一个站在狭窄竹筏上用鸬鹚捕鱼的男人身上,稍后就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了。
她把篮子放在岸边的石头上,从里面拿出一支红蜡烛。她点着蜡烛,将它插在石头缝中。随后她拿出几支香,放在蜡烛火中烧着,然后将它们插在蜡烛周围。
她又取出三只小碗,从带着的一个瓶子里倒一些酒在碗里,她再把三只小碗整齐地排好。
然后她从篮子里拿出一沓纸钱和纸做的元宝,把它们分开来,这样可以烧得更容易些。
她生了一堆火,当火烧起来的时候,她把三只碗中的米酒洒了一些在那点着的线香前面。
她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
她拨了拨烧着的纸钱,让火烧得更旺一些,然后她把碗里的酒全部泼在地上,又拜了三拜。
没有人注意她的一举一动。她又从篮子里拿出一些纸钱,投入火中。
这一切都做完之后,她从地上拿起篮子,又以同样从容但略显沉重的步子回去了。
神明适时得到了祭奠,于是就像一位年老的法国农妇满意地做完了这天的家务活,她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读后感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西洋人,毛姆竟然把一位祭奠祖先神灵的中国妇人描述地惟妙惟肖,一幅生动形象、为我们所熟知的画面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没有丝毫的夸张和添油加醋,真实得几乎和现实无异,文笔也简单明晰,读起来却丝毫不枯燥乏味,真是妙笔。
毛姆写文章历来讲究的三原则便是:简洁、明晰、悦耳,这是他经过多年的创作给自己定下的标准。
所以,毛姆的书读起来一点不费解,他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只希望通过讲述身边人的故事以力透纸背的劲道展现深刻的人性,让我们看到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影子,普通却引发感叹和共鸣。
这是本书最后一篇文章了,十分感谢一直以来您的陪伴和赏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