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时候,我们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很喜欢一个人,一开始我们的关系很完美,慢慢的争吵开始出现,关系变得不完美了。
没有出现什么本质上的问题,可是我们总觉得有什么糟糕的东西正在发酵。
从热恋期到磨合期的过程,也是我们摘下社交面具,学会敞开心扉的过程。可是当你真的这么做的时候,就会有过去的一些潜伏在你心里的、不曾表达的悲伤和痛苦,随着你真实的自我暴露,暴露出来,让你能通过这段感情,释放出一些自己早年压抑的情绪,使你觉得这段关系好像没有你想的那么完美。
这时,你会感到“幻灭”。你心里清楚伴侣本来就不完美,可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找到理想的伴侣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幻灭的体验却让人难以承受,甚至想要放弃对方。
为什么我们会体验到“幻灭”的痛苦?其实你不得不面对的,不是你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而是你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阴暗面,这些阴暗面令人难以承受,一度被我们掩藏的潜意识里,直到另一个人走进我们的内心,打开了意识的大门。
你的幻灭,源于你必须面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内心的阴影。
爱无能,源于我们内心的早年伤痛
每一个感到“幻灭”的人,生命里都有一个曾经很重要的人,对他造成过难以弥补的伤害,面对伤害,他选择压抑自己,不让这份伤痛得以释放。当他遇到一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时,他才会把伤痛给释放出来。
伤痛是我们内心的阴暗面,但伤痛并不是造成我们爱无能的原因,而是我们对待这份伤痛的方式,影响到了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
这份伤痛,使我们在感情中顾影自怜,自我保护过度,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他人的错。
其实当我们向前迈进的时候,就会有转机出现,比如发现所爱之人的新优点,可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伤痛阻碍了我们深入发展关系。伤痛让我们认为:亲密关系都是不安全感,会让你受到伤害,最好的做法是逃避。
当我们感到幻灭的时候,比起改变自己,去责怪那些让我们幻灭的人、把所有的不对都推到他身上,心理负担更小。这种逃避心理便是“爱无能”的雏形。
爱无能者是恋爱里的“逃兵”
爱无能的人有三个特质:
一、 你只喜欢恋爱最开始的时候,常常一见钟情,一旦关系里出现了冲突,你会马上切断你们的关系,转身逃跑,或者采取一些逃避行为。
二、 你对承诺和责任感到焦虑,不愿意长大,你想在恋爱里做一个不断索取的小孩,但是你却不想为对方付出过多。
三、 你害怕这段关系会限制你更多的可能性,让你没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更好的男人。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真实世界的镜子,我们眼中的世界,反射出我们内心的样子,当我们感到爱无能,其实并非真的无法去爱,而是我们不想付出,只想被爱。
我们害怕被对方看到真实的自我,却又非常希望有人来爱我们。
“爱无能者”的感情到了“幻灭”的阶段,会认为情况已经非常糟糕,自己无能为力,只能逃离。但也有不少人此时愿意换个角度去看事情,愿意对关系负起责任,思考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所以,没有谁是真正的爱无能,我们都有爱一个人的能力,只是我们很难去承受感情里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在遇到对方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幻灭”终究是你对你自己的责任,让对方从“幻灭”变成真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亲密关系的终极挑战”。
爱无能者眼中的理想化亲密关系
我们跟所爱的人没有隔阂,内心站在同一个阵线。当对方身上发生了糟糕的事,我们不会幸灾乐祸,而是感同身受,并且将自己的情绪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爱有能者”。
“爱有能者”区别于“爱无能者”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知道亲密关系并不只有愉悦。
“爱有能者”往往是从无数次“我想结束这段关系中”,提炼出自己想象中的负面情绪,与真实存在的负面情绪,做到精确的区分。
而“爱无能者”总是很难区分自己想象中的伤痛(比如早年阴影在现实中的投射),以及“我和这个人的关系真的出现了一些摩擦”,以致将亲密关系过度理想化。
加州大学家庭婚姻关系的课程讲道:亲密关系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完美无缺,它不一定让我们时刻感到满足和幸福,有时甚至会让我们感觉挺糟糕,可是我们仍然选择维系这段亲密关系。
好的亲密关系,不是我们从这段关系里获得了很多的愉悦,而是我们能够懂对方,也懂得如何维系这段关系。糟糕和美好的关系,都是亲密关系。
“爱有能者”总是怀揣着一份亲密关系维系下去的渴望,并且付诸行动。好的恋人是“社交高手”,能够忍受自己在这段关系中被激发出来的负面情绪,并且协调好情绪,不使它影响亲密关系。
人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自我觉知力越高,越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便越擅长爱一个人。
即使你无法恰当的协调好情绪,当你发现你跟他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并且明白是什么问题时,即使问题没有解决,关系也在前进。
没有谁真的“爱无能”,我们每个人都有爱一个人的能力,只要我们能理解亲密关系的实质,并且敢于面对亲密关系中糟糕的部分,我们便具备“好恋人”的潜力。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