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千年来,
说起中国最困苦、最孤独的读书人,
徐渭排第二就没人敢排第一了。
陶望龄曾评价他:
“古之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生者也!”
徐渭是个神童,
二十岁考取了山阴秀才,
但以后的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
他无法维持生计,
只好入赘到别人家中当上门女婿,
没几年新婚妻子便患病而死。
由于是上门女婿,
徐渭只能净身出户。
后来,朝廷重臣胡宗宪看中了他的才能,
聘请他当幕僚,
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好景不长,
胡宗宪因严嵩奸党失势受到牵连,被免官下狱。
徐渭备受刺激,精神失常,
自杀多达九次(曾经用锥猛击自己的睾丸),
甚至在精神病大发作时杀掉了继妻,
被判入狱7年,出狱时已53岁。
这时他才真正抛弃仕途,四处游历,
并开始写诗作画,靠卖画为生。
徐渭将自己的才能尽数发挥在画纸上,
在似与不似之间,
开创了影响深远的“青藤画派”。
73岁那年,
徐渭寄居在小儿子的岳父家中,
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
离开了人世,
死前床上连一张破草席都没有。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
徐渭的“孤独”放在现代的艺术品市场上早已价值上亿。
提到徐渭,不由地想起生于荷兰、在世37年的文梵高,
他们都是那种被命运逼疯的人,
也都是把灵魂交给艺术的人。
徐渭疯狂到自杀九次,
梵高则因疯割自己的耳朵。
梵高在世时,
作品基本卖不掉,生活过得一团糟;
梵高去逝后,
作品的拍卖价一直走高,高到以亿计数。
徐渭的绘画风格是大写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这种大写意,从时间上看,
是在梵高之前300多年前。
艺术家的不幸是艺术的大幸。
历经了种种磨难、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孤独的人,
同时也被激发出了巨大的创造力,
创作出永世流传的伟大作品。
比如,细品徐渭的《墨葡萄图》和梵高的《向日葵》,
两幅作品中都弥漫出一种疯狂的激情。
因此,孤独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