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练习写作的时候,有时总感觉思考的深度不够,主要是思考不够体系和结构化,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写起来感觉就有一种费劲的感觉。除非是文思如泉涌的时候,否则那种写了几个字卡壳的滋味,真的特别容易让人焦虑。
我想,我们在写作之前,应该认真考虑一篇文章的结构。想好了再写,不要着急去落笔。
今天在得到app,看到一个学长在知识城邦里回顾刘润老师的5商派写作技法,不禁想起润总的行笔结构之妙,让人深深陷入其中。
首先,场景切入。找一个你熟悉的场景,让你第一时间就感到跟你有关,是自己的故事。
然后,打破认知。你以为xx事情,之前是这么回事?我告诉你,你想得简单了!习以为常的事情,竟然还有玄机?让你感觉好奇又惊讶。
接下来,就是这篇内容的核心逻辑。通常用要点的方式,用具体的案例,让你通彻地明白内容的本质点。
接着,举一反三。学到的这些内容,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可能会怎么用呢?就在这个部分里,引申出多元的应用。
最后,内容总结。这边内容的重点,用几句话回顾,让读者感觉有收获感,听完课即使忘掉前面的内容,还能让你打包带走。
润总经典的5商派写作,带给我的启示是,其实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而表达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一个有效的沟通,一定是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方便读者按照一个结构化的逻辑去理解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不管我们想表达什么,书面也好口头也好,先在脑中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按结构化的方法整理出来。脑中有体系和框架,写出来的内容才会吸引人。
14/1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