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⑵乙卯(mǎo):北宋熙宁八年(1075)。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liáng):想念。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其妻王氏之墓。孟棨《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⑹纵使:纵然,即使。
⑺“尘满面”二句: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译文】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又回到了家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无言的泪水落下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生离死别,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长?没有答案,所以思念也找不到终点,因为已经没有终点,唯有在残月下痴守一座孤坟。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踏遍天涯海角,相思的念头如泼墨,不知是否可传递到那黄泉碧落的殊途上。
相传,苏轼在王佛坟墓周围,亲在栽种了很多松柏,每一颗都象征着苏轼的心血。每一颗松柏都是相思树。渐渐地,松柏已成参天大树,为王佛孤坟撑起一片阴凉。不过,也许,词人心中最想问的是:王佛,你一个在这里是否孤寂?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想到他的亡妻依然在这孤坟中孤寂,月夜下断肠。
这诉说无门的悲苦又是何等让人撕心裂肺。
作为北宋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苏轼留给后世的经典词作大多充满了力量和洒脱,让人能畅怀的。因为他是乐观的。他会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处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想要看清,需要超脱。他还会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情古难全。——充满了哲学家的智慧。
他在官场一生历经数次不得志,但每一次都坦然面对,没有萎靡不振。在他遭遇乌台诗案打击,处于人生低谷时,他依旧能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用“休将白发唱黄鸡”来表达不要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人的精神是可以返老还童的。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正是苏轼诗词中常见的风格,也是他豪迈性格的体现。
鼓励人们不要因为年华老去而悲伤叹息,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
苏轼是如此的豁达,唯独这首是例外,这里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再也没有宽广豁达的胸怀,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有情到深处低沉痛苦的吟唱。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4848/2075170f30bd479a.png)
创作背景:
这一年正月二十日(词题中“乙卯”年指的是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知州,年已四十。),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