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师傅带徒弟,从古至今都是促进知识掌握的好方法,但课堂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只有达到知识的转化、行为的改变才是学习有效的证明。
作者|田俊国
来源|老田培训讲坛
(ID:LTPXJT)
3271字 | 9分钟阅读
过去学理发,学做衣服,学木匠活等这些手艺,都要拜师,一是拜眼下的师父,另一个还要拜祖师爷。
每个行业都是有祖师爷的,比如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茶叶铺的祖师爷是陆羽,评书祖的师爷为柳敬亭,饭馆的祖师爷是鲍叔牙,商人的祖师爷是赵公明。
手艺人经常说一句话:祖师爷赏饭吃。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让你时刻意识到你的渺小性,要对这个行业的祖师爷,以及眼前的师父都要敬畏。
在传承性特别强的行业,这种教育被证明是有效的,连500年前的晋商也是5年学徒。师徒传承即能够做到“地地道道”,不是那种差不多心态,不是那种有一搭没一搭,松松散散,懒懒散散的状态。
徒弟跟着师父,是为了学到真本事。
从现代的学习观来看,学习是为了追求持久的积极变化而努力的过程。学习的效果体现在学习者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上。
而有效的改变在学习者内在总是分为信息获取和转化两个环节的,无论听讲还是看书,转化成学习者自己的部分才真正属于学习者。
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只做输入,不帮助学生做转化,而今最流行的互联网+ 教育也大都是在信息输入上做文章,只要你有时间——哪怕每天有25小时,都有的是内容学。
可问题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于信息获取就疲于内在转化,以至于人们五花八门的听了很多信息,表面上收获很大,实际上没有一个可以和自己的实践结合。
我常说:一个人不能把老师所授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实践有效地结合,老师所授的内容对他而言就是茶余饭后的传说。而转化的重心在于深度理解和野蛮关联。
所谓深度理解,就是透过知识的表层看到其更深层次的内在框架和模型,比如学习者只有理解了“鸡兔同笼问题”背后的数学模型才能够一通百通的解决这一大类别的问题;
所谓野蛮关联,就是把理论模型与不同的情境进行关联。从理论到应用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我们理解理论,而是遇到具体的情境的时候没有能力提取合适的理论框架。只有在学习的时候把所学的理论与可能的情境进行野蛮关联,才能提高理论用于未来实践的可能性。
如何有效促进学习者思维和行为有效改变的发生?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探索之后,我竟然返璞归真地发现:古老的师徒制在有效促进弟子转变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潜移默化的隐性学习:
腌黄瓜的过程必不可少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有效学习必须经历从愚到知,知而能行,行而有果,果而能久,久而能反(灵活运用)的循环往复过程。
传统的课堂只是一个传递知识的场所,且即便传授知识,老师所授到学员理解的吸收转化率都极低,知而行,行而果,果而久,久而反就更谈不上。
唯有长时间的师徒陪伴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输入到思维、行为转化的全过程。
古人学艺先修心,学书法从磨墨开始。只有长时间的观察和临摹,才能更好地掌握内在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甚至当师父的都未必能够意识到,但确实它实实在在起着作用。以前做官的很多人,在官场上也是有他的师父的。李鸿章的师父就是曾国藩。
一个人的竞争力,一个产品的竞争力,往往是在做这个产品的过程当中,教你做人的过程当中,加入了某些一般人不会知道的、带有一点秘方似的那种东西,这个秘方似的东西又不是简单的一下子能加进去的,他是长期形成的这种习惯。这是密授。
密授是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会教你怎么做,第二是你要用眼睛去看,一次两次学到心里头去。
这些东西师傅不一定教你,就是言传和身教通过多个渠道的全方位全息地教给你这些东西。
“福特公司的这些汽车工人自己的车坏了,自己是不会修的。福特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人他是只负责在某一个环节里的装那个零部件,他不懂这个车的。
相反丰田汽车的工人是可以修车的……这两个的差别其实就是一个是有师傅的,一个是没师傅的,在丰田生产线上他是有老师傅的。这些年轻的工人都是他的徒弟,他要教他们的是整个车的组装,年轻的工人要了解这个车的特性。所以丰田的工人是能够修车的,福特的工人是不能修车的。
看我们现在的学校,从小学中学大学,还有那些商学院,这些老师们是干什么的。老师们就有点像福特生产线上的那些工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对汽车有什么用,但是我会装就把它给装上去了。”
——吴伯凡《冬吴相对论》
须知,完成任何具体的任务(尤其是技能性的任务)都离不开意识和潜意识的完美配合,离不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有意识地传递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只能通过我们的身体来感知和模仿,这个过程需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而非轰轰烈烈、煞有介事的正式学习。
我经常开玩笑说,有效学习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腌制”过程的,腌黄瓜和黄瓜蘸盐用的是同样的原料,但工艺过程不一样,味道完全不一样。
及时有效的反馈:
缺乏反馈是无效学习的根源
仔细推敲,不难发现:“从愚到知,知而能行,行而有果,果而能久,久而能反”这个学习的链环很难完成或者常常掉链子的最主要原因是整个过程缺乏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反馈。
我甚至认为:缺乏反馈是一切无效学习的根源!为什么游戏容易让人着魔?因为游戏有及时、有效的反馈。
游戏者一个动作立刻就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反馈结果,而这个结果就刺激了最原始大脑的奖励中枢,从而形成了“知-行-情”的闭环。只要能形成正强化的闭环,就连“连连看”这样无聊重复的游戏,人们也玩得不亦乐乎。
反观学习,今天的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多少当时就能用上,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除了考试要考,学生们恐怕再也得不到第二个跟课堂知识价值相关的有效的反馈。
有一种方式叫做OJT(工作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首先要让学习者处于工作状态,导师观察学习者在工作中的表现,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反馈。
针对性的反馈才能解决个性化的技能掌握问题。师徒制最难被替代之处恐怕就是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反馈了。
个性化转化:寻找属于自己的法门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成为别人的副本或影子,而是发展出独特的自己。
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意思是说:向我学习的会成功,模仿我的会失败。
格兰德维尔在他的书《异类》中指出:成功是优势的积累。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同的人天生下来有的禀赋。
斯科特·考夫曼在他的名著《绝非天赋》提出:成功人士常常把大脑的多个优势进行了组合开发,形成组合优势。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更应该依据自己的特长打造帮助自己出类拔萃的独特的优势!
佛教的经典卷都可以得而读之,字字都能读懂,但并非每一个读者都能成为悟道者。每一个大德都有自己独特的悟到因缘。得道高僧总能“根据每个弟子的性情根器”,帮其找到不同的“悟道法门”。
学习者必须结合“个人的天赋才干”和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发展出自己独特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
这就需要一个对学习者有充分理解、并建立深度信任的场外指导者,每个人都要探索到适合自己的悟道法门,并发展出自己的做事方式。
相互影响的社会环境:
形成相互收益的益生菌群
《礼记·学记》中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在学习上,同学的作用甚至比老师还重要。已有调查表明,中学生受同学的影响要比老师和家长大得多,因为同龄人更容易有共同语言,更适合当榜样,更容易模仿和学习。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其所在的不同社会系统的影响。仔细分辨,不难发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所表露出的家族、教育背景甚至早期职业背景的风格,这些风格都是在过去的社会环境中学来的。
这就像酿酒的茅台镇:茅台镇已经形成一个千年演化出来的酿酒益生菌群,进了那个镇就自然有股茅台味。据说日本人曾经把茅台酒酿造的全部工艺和核心技术偷学回去,遗憾的是在他们的本土并不能酿造出同样品质的酒,不仅水土不一样,菌群也不一样。
社会学研究发现英雄确实可以辈出的,一个高水平对话的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而同门师兄弟之间自然形成一个高水平的、有共同语言的意义社会协商和相互促进和强化的环境。
水平越高的人越孤独,越渴望能够懂他、支持他甚至挑战他的知己。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佳话背后最深刻的道理即在于此。
藏传佛教有一个辩经的传统,那些水平相当师兄弟们就同一佛经相互进行辩论,不同大脑对同一输入的反应模式不一样,正是这些差异化反应模式干涉、叠加促成了每一个人其“大脑神经元的新的关联”,学习就真正的发生了。
师徒制自然衍生的同一主题、同种语言,水平大致相当的“小社会学习环境”才是弥足珍贵的东西,这也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刻的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根本的原因是这个“小社会学习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