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阳光,从窗外旖旎地照射进来,温暖而和煦,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新的一年。
刚刚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人生目标,并画了一个实现目标的统计表。不知道是不是岁数大的原因,我有几年没有给自己制定计划了。
没有计划的这几年里,我觉得自己过得匆忙,浑浑噩噩。好象总在埋怨得过且过,总是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但又一次次原谅自己。就拿看电视这一点来说吧,我每次在追剧之前都会给自己想好一个理由,比如:
我今天累了,人也得一张一驰,一下子累坏了,以后还怎么干革命?
看电视也是一种学习,可以了解各种事态人情,这也是一个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我还可以写剧评呀。
......
但是,当我每次看完电视都非常后悔,自责,因为我的所有借口都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电视并不能让我放松,长期一个动作更加腰酸背痛。看电视是可以学一点人情事故,但也只是过眼云烟,由于电视的节奏比较快,往往看电视的人会不自觉地只跟着故事情节转。最后一个电视看下来,喜剧哈哈一下,悲剧也只是跟着掉几滴眼泪而已。看电视不如看书,一个唯美的电视画面出现在面前,我们也只能赞叹“好美呀”,但是看书却可以将这种美转化为更加美轮美奂的文字,除了目之所及外,还可以有心之驰骋的无限的意境之美。
心里喜欢,渴盼着去做一件事,却没有执行力。列宁曾说过“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今天切切实实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我仔细想了,认真去做,可以完成,但是贵在每天坚持,这就得需要很大的毅力。
我仔细分析,阻碍我这个计划执行的,可能还会有我的心情。我是一个很受情绪影响的人,生活中,或工作中,领导的一个评价,同事的一句话或是朋友的一个劳骚都会让我想半天,患得患失。其实我也年过四十,眼看着奔五的人了,也应该想开了。该放的就得放下,有得才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一个人得想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想得到是什么?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不能同时追两只兔子。”什么都想要的人,什么也得不到。人的一生没有足够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时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2003年,毕淑敏做了一个决定,她选择放弃自己学习多年的心理学博士学位。要知道,为了这个学位,她已经努力了5年,经历了2000多个日夜的苦读。只差一篇毕业论文,她就能给自己的学业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而毕淑敏却告诉大家:生命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人来说是那么宝贵,不值得拿出半年时间专门去念外语。那时,毕淑敏已经过了50岁生日,外语基础薄弱的她,至少需要花半年时间,才能勉强把考试应付过去。而如果要写论文的话,也会跟她的小说创作冲突。再三权衡之后,毕淑敏放弃了博士学位,转而埋头创作。虽然失去了令人称羡的高学位,但她最终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著名作家。
2022年,我不要再只羡慕别人的收获与成功,我也要让自己每一天的努力付出感动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