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父母的不敢触碰之地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父母的不敢触碰之地

作者: 慧玲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3-02-20 22:02 被阅读0次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953天早安问候。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话题:你觉得现在的学生最缺少什么?

    引起非常多共鸣的回答是: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情感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怎么办。

    不愁吃穿,满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发烧了吃药,成绩差了恶补,唯独没有人把你的情感生存当回事。

    “情感生存”这个词,对很多父母来说是陌生而抽象的,他们也没法去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动荡,甚至更多的是态度是回避。

    比如:你别太敏感了,坚强一点,你想那么多根本没意义,你现在的主业是学习;还有一种“展望未来”式的洗脑:你以后上大学就好了,你工作和结婚以后就好了等等。

    可现实就像网友说的,每个阶段都有难处。

    我们中国人历来对情感的防御很深,父母当年也没有得到过来自长辈的情感照顾,所以他们“不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内心活动,这不难理解。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父母如果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中,会激活自身那些受伤脆弱的陈年往事,就如海浪席卷一般让人无力招架,因此他们教导孩子用坚强来进行情感隔离。

    但在我看来,真正的坚强背后恰恰是一个人被注入了情感之后的选择;缺少了情感的支撑,不叫坚强,只是硬挺。

    另外一种解释,父母潜意识认为不对孩子使用情感,是对自己父母的忠诚。因为我的父母不会的事情,我竟然会,这种背叛很难承受,也是内在未分化的表现。

    内心充盈的孩子,不一定需要很多光环傍身,TA流露出来的笃定和安全感比起所谓的光耀门楣,是更加宝贵的人生资源。

    空心病的缘由,就是那些孩子只是作为考试机器在“赤身裸体”搏杀,而太缺乏来自父母在情感上的回应。

    情感回应包括从小到大孩子的表现和存在能够被父母看见,父母真心为孩子的能力感到雀跃,而不是只在听话和考满分的时候才出现。

    还包括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耐下心来提供抚慰,成为孩子坚定的后方。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或情感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响应,TA就没办法将这部分整合到自体当中去,这个人的整个内在就是破碎的,即便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充实。

    这就是心理学家科胡特所界定的悲剧人,他们看起来像人,行为是人,但却感觉到生活是苦役,成就是虚无。

    弗洛伊德让我们去爱,去工作;科胡特告诉我们,不仅如此,人更需要拥有为自己去爱和工作的能力而感到自豪的体验。

    这些体验正是父母曾经给予给孩子的积极回应,是它们让孩子的情感生存下来,逐渐扎实。

    情感是自体的核心,是一个孩子的底气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父母的不敢触碰之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ag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