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刘润的公众号文章《高效能出差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是一篇润米优选得广告文,不过其中介绍的行为还是蛮值得借鉴的。
刘润一年出差三百天,我估计是他的一半,十分赞同他对出差的看法:
出差,其实是一个“工种”。只要睡眠时间充分(一天保证6-8小时),这个工种累不累,关键要看你是不是会出差,是不是一个高效能出差的出差人士。

绝不托运
托运行李,既要排队送,又要等待取,多花费三四十分钟再正常不过了。另外,行李不在身边,遇到紧急情况也不好处置。
实际上,我短途出差很少拉箱子,一个背包说走就走,解放双手,旅途更轻松。
途中番茄
没有微信,没有电话,刘润认为飞行途中就是一个完整的番茄钟。其实坐高铁也差不多,不用接固话,不用应付上门的人。这几年,大部分书都是在出差途中阅读的。一本普通的书,纯粹的阅读时间大约三四个小时,也就是洛阳到北京的高铁时间。
之前喜欢用kindle,后来发现微信读书内容越来越丰富,在线浏览下载方便快捷,还可以显示彩色图片,于是微信读书成了阅读首选。有时候背包容量有空余,也会带一本纸质书,通常是图片类的,纸质读起来更舒服些。
碎片工作
刘润提到他常用的便携工作三宝:三折蓝牙键盘用于“输出式工作”,电子墨水屏阅读器用于“输入式工作”和笔记本电脑。
我之前没有带笔记本出差的习惯,后来遇到了几次事情没有及时处理。后来买了一款接磁吸键盘的平板,可以装到单肩包里,收纳方便。出差期间,查资料,写文档,处理图片都不在话下。
粉末听书
什么粉末呢?
粉末,是比碎片还碎片的碎片。如果说在休息室等飞机的时间是碎片,从休息室走到登机口的时间就是粉末。如果说在车上的时间是碎片,下车走到酒店前台的时间就是粉末。
刘润说他用来听书,竟然听了1300多本了!有用吗?
读书也是一样,有时你不知道哪本你从来没想过要读的书里,有哪句话就会对你有触动。用粉末时间,须鯨式学习,让你有机会大量摄入,选择吸收。
我现在也养成了一个习惯,随身带一个耳机,走在路上就会听一些得到课程,但数量上与润总相差甚远。
随时睡觉
为了随时随地睡觉来补充能量,刘润有一个眼罩大法:
我会随身带一个眼罩,放在行李箱里。一面印着“吃饭请叫我”,另一面印着“吃饭别叫我”。想在飞机上睡觉而不是工作时,就把“吃饭别叫我”那一面朝外。
我则是准备了几粒褪黑素,在夜里乘卧铺时,嚼一粒,有奇效,能够在旁边的鼾声如雷下安然入睡。
坚持锻炼
一次出差时间三五天还好,再长就要考虑在外锻炼身体了。刘润的做法是每天花五分钟高强度训练TABATA,用以锻炼心肺功能。
我是选择散步,每天至少一万步。这个神奇的训练有必要了解下,以后可以加进来。
Tabata是日本东京体训大学教授-田畑泉(Izumi Tabata)所提出的训练方法,属「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一种。高强度运动20秒、休息10秒,再做高强度运动20秒、休息10秒,这样持续8个循环一共4分钟。时间不长,强度很大。
不说了,我得去收拾行李了,准备下一段行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