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中有一种题型会经常出现,就是列举出几种不同的观点,然后让面试的同学对这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会考虑这两句话哪句说的更对,而有经验的同学则会懂得应该各自分析两句话的含义以及不足。但是,这样答真的是最优答案吗?今天咱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样的题目,还可以再换一个思路答题。
下面是一个例题。
有的人说,人民警察应该秉公执法,还有人说,人民警察应该注重引导群众,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看法。
如果简单用前面说的全面分析的办法,你很容易就能够得到答题的要素,说警察应该秉公执法说对了哪些,说错了哪些,引导群众又对了哪些错了哪些。但是只是理出这些观点是不够的。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问题中“你对这两句话的看法”不是指“你对第一句话的看法和对第二句话的看法各是什么”。明白这个意思,题目就很好答了,
对于人民警察来说,执法是手段,引导群众是目的。(点明两种观点之间的联系)
对于人民警察来说,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打击犯罪分子,消灭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人民群众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所以,在第一句话中,才有了秉公执法的“秉公”两个字。如果没有了公平、公正,将使得人民群众丧失对警察这一群体的敬畏之心,对社会失去信心。而执法的目的,是要通过执法,形成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作用,引导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法律,遵守法律。这就要求执法不止应该只是为了让犯罪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是要通过执法,形成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作用,警示其他人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引导群众,不能空泛的引导,而应该以执法为手段,以案说法,让群众充分认识法律要求,掌握法律含义,懂得法律尊严。
所以这两句话,如果单一的看,都是片面的,应当联系起来,整体的看待。这是人民警察的责任,也是现在形式下对于人民警察的要求。
这是一个辅警的面试题目,回答问题时,有些情况时要求结合报考岗位的思考。如果你只是一个其他岗位的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只表达出两个观点的片面点在哪,两者关系是怎么样的,而如果这个问题中的职位与自己的报考职位有关系的话,可以在最后加入一些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或一个小小的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