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一开始比较难看进去,有种不完全出神的状态。慢慢地,发现只要想象着作者描绘的场景,沉浸去读,则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受。
《瓦尔登湖》是作者两年间居于瓦尔登湖畔所见所闻所想的随机合集,他的目的是想试试自己在大自然中能否通过节衣缩食、自给自足地生活。在现代人看来,这就好比是远离社会、人群、社交的隐士。
看完书后去搜了搜其他人对它的短评,发现有好一些评论觉得作者这种远离尘世的生活并不适合现代社会,因为时代已经变了。他们不少人认为,作者纯粹是为了装,因为作者每周末似乎会回到距离瓦尔登湖住所不远的母亲家拿些生活用品。
我感觉这里有对这本书最大价值的误解。其实,从本质上说,梭罗所处的时代与当今时代并无区别,以至于,两个时代中的人之间也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梭罗的种种做法,一眼之下就与之前北大毕业生体验外卖员生活的情形是一样的。是的,就是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其实作者在书的结束语也说了,“惊人的是我们很容易糊里糊涂习惯于一种生活,踏出一条自己的一定的轨迹。在那儿住不到一星期,我的脚就踏出了一条小径,从门口一直通到湖滨;距今不觉五六年了,这小径依然还在。是的,我想是别人也走了这条小径了,所以它还在通行。大地的表面是柔软的,人脚留下了踪迹;同样的是,心灵的行程也留下了路线”。
按我的理解,作者的意思是,人不必按照既有的、被普遍接受的、应该的方式生活,当然,这也包括他的。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方式更多是为了展现:人生活下去的必需品所需不多,一陋室、一瓢饮足矣。这不就是控制欲望、节流节省的姿势吗?更通俗些,这就是积累财富的第一步。
有人可能会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在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生走向上,我们不可能没有欲望,比如,我喜欢车、包包,等等。是啊,所谓欲望,往往就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这一层面上看,这是值得你节约其他方面的开支,并开启新的收入来源的动力吧?人没有欲望是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这种欲望而上进。
所以啊,书中的道理有时候看起来非常实际、浅显、可操作,但我们往往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揣摩道理背后的朦胧,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加以应用,才不负我们花时间读书之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