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家乡的春节
文字l别贵鹏
整理丨司马喆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
二十七,杀雄鸡;二十八,贴画画。
二十九,围门口;三十夜,守一宿”
……
在黄河北岸老家的老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了新年的预热了。
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在这一天里,各家各户都会在这一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一材丰富极了:红枣、花生、赤豆、桂元、葡萄干和冰糖等,应有尽有,当粥快要被煮熟的时候,浓浓的香味,淡淡的甜味,让人一闻到就觉得心里暖思思甜如蜜。
在临近过大年时,孩子们都喜欢先准备充只自己过年时的东西:第一种就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小名叫火鞭。它的品类繁多,滴滴流金,小地雷,二踢脚,旋风转儿,火箭哨,等等。尤其是男孩子,往往一买就会是一两大包,会把衣服的口袋撑得凸凸的。第二种便是又甜又硬的或又酸又麻的扣子什锦糖,还有又甜又红的蜜枣……只要大人们一把这些年礼买到家里,就存放不住,小孩子就会一爪一大把,相互炫比着馋吃。
终于熬到了腊月廿三,也叫过小年。在这一天,鞭炮声会接二连三的响起来,扯拽不断。老人们还会从集上“请”回一贴灶王像,把它粘到火灶或煤火、锅台的旁边的墙壁上,前面摆上香灶、供品,也会燃纸焚香,祈祷福安永康。年味越来越浓了,街上卖东西的更多了,尤其是各种年货,孩子们跑来跑去的,处处都是笑脸,角角都是喜气。
“廿八,贴画画”,腊月二十八这天,最红火的是粘春联,小门粘,大门粘;鸡圈粘,狗窝粘;缸上粘,囤上粘。“满院春光”“出门见喜”“欢天喜地过大年,普天同庆贺新春”“”……一边跟随着大人们粘春联,一边嘴里还哼唧着民谣,一切的一切都显现出了万象更新的气象。
最难以忘记的是除夕之夜了。
终于熬到了这天晚上,首先是鞭炮声比以前更多了,分分秒秒都在响。人们也穿着新衣,做着一道一道的美口佳肴。外出工作的人,除非是万不得已,必定会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到家中,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大凡这天晚上吃过了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燃香、祭祖、拜先人,一刻刻忙得马不停蹄。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幼小的孩子先睡觉之外,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老人们传下来说,这么做可以延年益寿,邻居家的七姥奶奶活了101岁,也许可能就是年年守岁的原因吧。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的截然不同,这天刚朦睁眼,人们就会早早起床吃饺子,给长辈们端俸汤,然后再到同姓氏族长家中祭祀先祖烈宗,过后,便开始了彼此的拜年和问候,互相表达着新年里的美好祝愿。
初二带着孩子陪着老婆回娘家,初三跟着老妈妈拜舅姥,初四兄弟一同走姑姨,初五全家串老亲,等到了初六,亲戚们也基本上走完了,宅在家中休息。此时,多数商店大都已经开门营业,这一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了,因为每一个在外工作的人都要离家出行了,村东头的公路边就少不了妇送夫、娃送爹和爹娘送儿子、女儿一家分离的场面。
正月十五,也称过小年,同时又是一个小高潮,它是整个春节期间的又一个重要的日子。十五夜的晚上,家家户户具在门前的空地上燃起一簇一堆的柴草篝火,我们叫它烤旺火,人们会在火上面飞跃跨过,寓意这新日子红红火火。除此之外,还有点灯盏儿、偷娃娃和还愿等,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还会跑到集镇上或县城里观花灯、放焰火……灯火会上,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劈山救母”“宝莲灯”“八仙过海”……等等,各形各色,美仑美奂,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火会之后,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放孔明灯,送灯盏……,整个村子火红一片,天空也有一盏盏灯火在移动,真是一片灯(盏)的世界,一片(旺)火的海洋……
十六日,元宵节,家家吃汤元(元宵)。饭后则远行游旅,也叫游百病,也称闺女回门节,孩子的舅舅都会请叫姊妹回娘家待上一天。或者,全家到驾车外出,到田野、河畔,去走上一走,散散步,缓释一下久违了的心情。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宣告了它结束了。人们便开始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们返回学堂继续上学读书,大人们上班的上班、务工的务工,备春耕的备忙春耕,一切就又恢复了平静。
中考链接:
1、本文开头引用的是一首民谣,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3、找出本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抄写下来,说说它的妙用。(4分)
4、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你找出一例,赏析一下。(2分)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明白了什么道理?请选择任意一条给以解说。(2分)
(答案见下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