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多,前三年为完全的借钱消费模式,月光族甚至于负债,后续的近三年因为学习投资理财,完全变成了计划消费的坚决倡导者。又因为从小身处的两边家族消费模式大相径庭,感触较深。
(一)两种消费模式的对比
奶奶家完全的勤俭节约模式,节俭到极致,喜欢存钱,乐善好施;
姥姥家相反的享受模式,一直奉行享受到的就是赚到的,几乎零存款,坚持认为自己的穷是因为命。
儿时一直觉得姥姥家的消费模式才是享受人生的,姥姥一家都是奉行在能力范围之内用最好的、吃最好的,坚持扬言吃到的就是赚到的,人生是种偶然,谁知道还有没有未来。所以几乎全部奉行花光政策。
奶奶一家包括叔叔、婶婶们都是极度勤俭之人,衣服舍不得买,偶尔出去吃顿大餐改善生活。但是有大量存款,后续买房、买车及做生意总是自己就够本金,境况越来越好。家人之间有困难,都可以互相帮助,根本不用向外人寻求帮助。最精辟的是做生意的二叔在市里买房竟然用麻袋装着现金付的全款。
从记事起到现在,奶奶家及姥姥家互相看不上,一直彼此诟病。但是姥姥一家仅在老家还可以,但是奶奶家在北上广深及国外都算混的比较不错。
吃光、花光的短浅眼光不仅仅体现在消费模式上,还体现在晚辈的未来选择上。
13~15年完全的月光族,甚至刷信用卡,刚开始信用卡可以一次性还款,后续就开始分期付款。15年底开始焦虑,因为零存款,而且信用卡有负债。焦虑、失眠,思量一周之后才明白从小深受姥姥家的影响,并坚信人生就该享受的消费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学习投资理财后,彻底转变了消费模式。
15年至今就是计划消费模式,每天记账,记录一年时间自己的收支情况,年底进行财务总结及分析。
定期储蓄,设定三个账户(应急账户、投资理财账户、日常生活账户),三个账户互不干扰,相互独立。
关于每年的大额开支,提前进行准备。额外的支出从日常生活账户中出,每月一发工资就将资金分配到三个账户,因为应急账户早已准备好,所以现在只将资金分配到两个账户。
(二)两种消费模式的体验
借钱消费:
刚参加工作时奉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理念,更是将“读书and旅行,身体及灵魂都要在路上”奉为圭臬。
发工资第一件事就是买衣服、买书,买化妆品更是不会心疼,好多不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就束之高阁,每次去国外看到几十刀的护肤品就像不要钱一样收入囊中,回国换算一下价钱心疼到极致。但是思量着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一有假期就自动切换,变成说走就走的旅行,家人、朋友都羡慕着我的状态,只有我自己清楚其中的苦楚。因为零存款、因为略微负债,所以内心没有安全感。
说走就走的旅行带来的新鲜感完全泯灭不了不健康的财务状况带来的焦虑,偶尔的不安全感,不时出现的对于未来的担心等等。
借钱消费模式只适合无牵挂的年轻人,虽然洒脱,但是不免有朝不保夕的可能性,焦虑及不安全感是必然,不是长久之计。
计划消费:
记账,明白自己的收支情况,对于接下来的消费有个大致的心理预期。
应急账户健全,所以对于未来比较坚定。
投资理财账户是必需存在的,每个月收入的50%划入其中,定投指数基金之余买卖股票。
根据记账情况,分析并设定一个月度生活开支额度,并留有一定余度。每个月给自己这个额度的生活开支费用。
年初就计划好年内的大额开支,超出预算部分从日常生活支出。
现在的我更多的感受是对于生活的从容及游刃有余,对于未来比较有安全感,不怕黑天鹅的出现。
很多时候都没有购物的欲望,很喜欢延迟享受。节约一点,将省下的资金充到投资理财账户,看着投资理财账户日渐充盈,乐在其中。
(三)不建议使用信用卡
看过网上一些通过管理多张信用卡实现中产生活的人,但是自诩本人的能力较低,无法实现这样子的高难度操作。
信用卡有30天的免息期,但是于我而言这个意义不是很大,或许对于生意人意义非凡。
深切体会过在消费面前,信用卡完全就是促进消费的润滑剂。几千块、上万块的东西,分期12个月就可以月均几百上千块。但是从来不会思量这不是最后一次,这个分期还没结束就会有下一个分期,分期无限制的叠加就不会是月均几百块的情况了。
有几个朋友工资一到手,连还款都不够,更别提接下来的生活。无线往复,应还款越积越多,直到最后压的自己喘不上气来。特别是大学生的小借贷,更是因为想要拥有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东西,神马拍照给小信贷公司,直到深渊。
觉得国内现在将奢侈品对于女性的意义解读的过分了。
女人你至少要有一个名牌包包,那是身份的象征;
女人你至少要有一双红底鞋,那是身份的象征;
女人你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借钱消费更是一种投资。
为嘛这些消费都是在渲染让你尽快偷钱呢?因为这是商家的广告,是商家的密谋。
穿着几百块的衣服,背个几万块甚至几十万的包包,就会变成白富美吗?
穿着几百块的衣服,穿一双红底鞋,就会变成贵妇吗?
月收入几千块,拿着好几张信用卡来回刷,只为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有钱人?
满是logo的奢侈品包包或许价格不菲,无 logo的纯手工包包也是很淡雅、高贵的,配上安静、典雅的女士,效果更佳;
一双恨天高的红底鞋或许精致无比,但是对于收入不匹配的姑娘来说,它就是一双不切实际的水晶鞋,总会变成南瓜;
借钱消费或许很流行,但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别人怎么想重要吗?所有的感受及压力不都是自己承受吗?
别人一时的羡慕带来的虚荣感焉能完全覆盖对于无脑负债的压力及焦虑感?
女人不光要有漂亮的外在,还要有充实的内在及不笨的脑袋,不要被无良商家洗脑,更不要整天与身边的小姐妹攀比。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任何时候给自己留有一定余地。
未来不可测,因为还未来。
合理使用信用卡,用计划消费替代借钱消费才可以消除对于未来的焦虑感。
理性的投资理财刻不容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