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换了工作,如今这样上班的地方,离我的房子已经很远了,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也是相当于跑了个长途,也正因为如此,我每天都需要在地铁上找个位置,以便于疲劳之后的休息。也曾有人问我,为什么不住近点,我说:年轻人应该多吃点苦。当然别人是无语的,在他们看来,我可能有种不作不死的样子。当然这只是他们的理解,在我看来年轻人的确要多吃点苦,不然假如今后有一天,你失去了很多东西,包括工作。或者你工作的地方更远、工作更劳苦,你该怎么办?
言归正传,我是个很有奇怪想法的人,包括别人的一句话,也有可能会勾起我的灵感。就这样,在地铁上的时候,我获得了这样的一些灵感,当我和朋友沟通的时候,说到了这样的一个文章名字,她便问我是不是挤公交产生的。我回答说:“在我看来,灵感是在你安静的情况下产生的,最起码有一个片刻是安静的,颠簸的公交是很难出什么灵感的。”当然这可能只能就我个人而言,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主要是心灵的安静,这样才能产生一些美妙的感觉。
就在某个早晨(因为我在产生这个灵感,到现在开始写应该快一个月了,所以具体的时间也早已忘记了,现在的我也只是机械的述说当时的那一瞬间的感受而已。),我上了地铁后,抢了个位置做了下来,然后便开始低头闭目沉思,因为早晨起的比较早,脑袋总是昏昏沉沉的。在某一站,在车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下车的人下完了之后,上车的人开始往里面挤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人说了这么一句:来,再往里面挤挤。其实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或许才能感受到挤地铁这样的感觉,可如果你挤过地铁,并且你细心的观察过,那么你会发现这样的一个场景。就是地铁在靠近座椅两边的地方,往往并不是很挤,甚至很空旷。可是为什么人为什么不往里面走一走呢?这样门口不就又可以多站两个人了么!
对此,可能有人说,有些人可能为了想在下车的时候能早点下车,可是我更认为他不愿意这么挤。当然我个人是想到另一面的,不能说带有点生活哲理,但是却可以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情况。譬如,平常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开始总会把事情安排的很闲散,这就像座位两边站的人一样,稀稀拉拉的。然后等到最后的时候,那么在短时间里面就积累了很多的事情了,因为之前一直认为后面会有时间解决的,但显示并非如此,可每个人仍然每周、每月、每年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貌似都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事情,就像他们坐上地铁之后,便带上耳机看着糟烂的电视剧。他们的心不在生活中,又怎么会关心这样的事情。
《少有的人走得路》艺术中,就曾对此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吃蛋糕总会先把外面的奶油先吃掉,然后才吃里面的面包。因为奶油比里面的好吃嘛!这就是平常生活中人的平常的心理,你不能说他正常,但你也不能说他不正常。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去细心的去观察自己身边这样的生活,那么他一定会有不少的乐趣。可能有人会说我,那你平常说话不是有负面能量么,可是我想反问一个问题,你没有负面能量么?如果你有负面能量你不需要释放么?因为明眼人一看我平常说的那些话,都是在释放而已。一个人生活再开心再有趣,但是他一定会有负能量产生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告诉你,别指望用你的乐趣去抵消你的负能量,这两种东西永远是不太相干的东西。就像我从前写过什么《鸭头太咸,吃了才知道!》等等这样一些标题看上去比较有趣的东西。
所一个人不善于处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在后面便会产生很多的烦恼。因为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如果地铁这样一直无限延伸下去,那么坐车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可能后面连车厢都装不下。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没有做完,只是被某事取代,或者取消了,就好别某人下车,或者某人下车,某人上车一样。而列车却就像我们这样的一生,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空间、时间都利用好,那么我们可能将会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挤挤是好事。好比人家说挤挤就有了,如果开始安排的好点,后面的挤或许或轻松很多。但一开始就是完全闲散的,那么后面应该就会记得很辛苦。这样的感觉,经常挤地铁的人应该能深切的感受到的。所以,再挤挤吧,从一开始就挤挤。这也只是为了后面的挤挤比较轻松点罢了。
网友评论